红楼之平阳赋东辰缘修

第1109章 街口市坊风波(第3页)

  “好。”

  有人相邀,吴士起定然是要留下的,两人走进里间,亲兵守在门外,等人走进屋里坐下,吴大人顺手接过茶盏一饮而尽,抹了抹嘴:

  “好茶!雨前龙井,没想到这酒楼也有上等茶叶,难得啊,文仪兄,何大人不放心此地的事,特意让我来看看,刚来北街的时候,路上早就没了百姓,东西两侧已经被禁军各部占领,而且,洛云侯那边……”

  “五千兵马占了整条街,说是避暑,倒更像摆阵。”

  南文仪指尖叩着桌面,神情凝重,洛云侯用兵如神,天下皆知,怎会随意落在茶馆里避暑,

  “咱们只是看着此地,别闹了大乱子,若是真乱,你我二人,又能管得了谁?”

  吴士起跟着点了点头,随即笑道:

  “文仪兄说得对,咱们谁也管不了,侯爷也是,带兵就带兵,偏要占着这些酒肆茶馆,不知道的还以为要在这儿开宴呢,这禁军的人,学的有模有样,要不,咱们去见见侯爷如何。”

  “哈哈,还是吴兄懂礼数,倒是为兄不是了,”

  南文仪哈哈一笑,重新整理了官袍,二人对视一眼,同时起身下楼。

  刚出了酒楼,顿感热浪扑面而来,穿过街面时,两队亲兵开路,两位大人并肩而行,青石板被晒得烫脚,靴底仿佛要融化,东侧的士兵见他们过来,纷纷站直身子,手按刀柄目光警惕,气氛骤然紧张。

  这里的动静,茶馆内的张瑾瑜,早已收到消息,正站在楼梯口等候,见两人进来,就带着宁边等人迎了上去;

  “稀客稀客,吴司使和南大人怎么有空屈尊寒舍?”

  “侯爷这话就见外了不是。”

  吴士起拱手笑道,看了一眼四周,和自己酒楼那边,并无两样,笑道;

  “听闻侯爷在此消暑,弟兄们都跟着沾光,下官和南大人特来蹭杯凉茶。”

  说话间,三人上了二楼雅间,亲兵守在门外,只留一名小厮伺候茶水,雅间宽敞明亮,临窗摆着八仙桌,桌上放着冰镇西瓜和几碟点心。

  待三人落了座,张瑾瑜亲手为两人斟茶:

  “还是你们二位辛苦,想来是何老大人不放心,这三伏天穿着铁甲,怕是比打仗还熬人。”

  “分内之事,谈不上辛苦。”

  南文仪拱了拱手,道了谢,随后端起茶盏浅啜,目光扫过洛云侯身后的宁将军,叹口气,

  “倒是侯爷麾下将士精神得很,看来平日操练不辍,下官羡慕得紧啊。”

  不知是真是假,身边陪坐的吴大人,始终是满脸堆笑,

  “侯爷,咱们都是为朝廷效力,不分彼此,说起来,昨日御花园的荷花开得正好,贵妃娘娘还念叨着,要是洛侯爷在,定能吟出好诗来。”

  不知是不是话题转移,桌上三人,忽然安静下来,就连南文仪都有些面目古怪,这贵妃娘娘,不就是吴家的吴贵妃,怎可有这般话传出来,还是吴兄故意如此。

  张瑾瑜折扇轻摇,不由得多看了眼前的人,后宫当中,虽然这位吴贵妃名声显赫,可陛下身边妃子,本就不少,如何唯独此女想到他,若是说想,恐怕郭家那位姐姐,才想自己吧,笑了笑,道;

  “吴司使说笑了,本侯武夫出身,哪懂什么诗赋,倒是听闻司使最近在查工部贪腐案,进展如何?”

  话题陡然转向公事,气氛微妙起来,要说工部这边,无非是京城房屋改造,还有工部调用匠户,去修建陵寝的事,屋子改造,无非是这点银子,倒是陵寝那边,多少有些风言风语传出来,不过让兵马司去查陵寝那边,怎么说都是赶鸭子上架,也不知何大人为何会接手这烫手山芋。

  吴世奇笑容不变,可神色也不如刚刚自然,

  “侯爷,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值得侯爷挂心,一些干活的匠户,贪一些银子,无可厚非,想查也好查,倒是北道街的禁军也不少,侯爷选在此地驻军,莫非有什么深意?”

  此市坊,乃是京中最为繁华之地,几条街被占,自然引起京城百姓议论。

  “不过是偶然,昨夜教坊司那边,被贼教贼子屠戮,若是不然,本侯怎会领兵入城,就是为了京城治安,说不得周围,就有贼人的眼线。”

  张瑾瑜拿起一块西瓜,咬上几口,眼神里带这笑意,不过这些,落在二人眼里,始终是有些惊惧,毕竟昨夜的事,他们也知晓,整个教坊司,几乎被杀绝了,

  “咳咳,侯爷所言甚是,贼教贼子猖狂,犯下罪行,竹书难记,侯爷带兵来此,安稳京城百姓之心,下官佩服至极,倒是禁军那边,在侯爷北侧,万望侯爷勿要发怒,小小不言,一带而过,实在不行,下官带人去劝解。”

  说来说去,还是让洛云侯克制一些,别看禁军左右卫人马多,但对上洛云侯,这一万兵卒,还真不够看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