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章 西王世子贺表
长乐宫内廷,
夏守忠失声轻叫,手上的佛尘微微一动,金色丝线万千垂下,光芒四射。
终于抬眼,看着传信的小太监,目光一扫而过,
“宫怀玉那个小崽子,西王的嫡子,他怎么这么着急呢,敢在午门递贺表,通政司的规矩都忘了?”
声音恢复平静,但言语中不容置疑的威严,想到今日午门值守的管事,又是一问;
“李德全没拦着?”
“回夏总管的话,李公公拦不住啊!”
小路子急忙回话,
“世子爷举着贺表不肯走,侍卫们不敢动,且世子不断高呼,李总管已经派小竹子去了养心殿汇报,怕您这边惦记着,特意让奴才来禀告!”
话说的巧,夏守忠沉默片刻,既然皇上那边得了消息,必然是有回应,转身往暖阁走;
“知道了,你先在这等着,杂家进去汇报。”
脚步轻缓,青缎靴子踩在毯子上悄无声息,暖阁内燃着沉香,驱散了屋里闷热之气,
由近到远,暖阁内并无他物,只有一个青纱帐的床榻,最前面则是一个蒲团,整个暖阁,尚有太极图的地毯,铺在床榻前,
此时的太上皇,盘腿坐在蒲团上,手里竟然捧着一卷“北疆策论”,借着窗户照进来的光亮,细细研读。
“太上皇,奴才请见。”
一声轻呼,从入口处传来,太上皇周圣卓缓缓睁开眼,眼底虽有浑浊,但那一丝精光,始终凝聚不散,放下手中的书册,开了口;
“嗯,进来吧,什么事?”
苍老的声音却中气十足,手指在书页上摩挲,北疆策论,乃是当年自己钦点状元王书义写的北疆方略,
“回太上皇,刚刚午门值守管事来报,西王府世子宫怀玉,在午门前递进贺表,给您祝寿呢。”
周圣卓握着书卷的手一顿,抬眼看向夏守忠,一身道君道袍,仿若道家仙君一般,
“这孩子,.随他父王的性子,一股子蛮劲,既然是要进献贺表,想来皇帝是应允的。”
说着话,原本清冷的脸上,也有了一丝暖意,回忆道;
“二十年前,西北凉州那一战,他父王最先冲锋,血战不回,直到鲜卑人仓皇而逃,如今他父王老了,胆气也没了,这儿子倒是成人了。”
夏守忠见此,明白太上皇的心意,但皇上那边,
“主子念着西王的情分,君臣之恩,定然广为流传,但宫里规矩多,世子在午门前喧哗,终究是逾制了。”
“哼,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太上皇冷哼一声,撩起宽大衣袖,撑着坐直身子,
“他要是真的不懂规矩,就该选明日寿宴人多的时候闹,偏偏提前一日,还是等着西王府进贡的车驾,这既不想让朕难堪,又想让朕知道他的心意,”
伸手撩开帘子,露出太上皇满面红润的面庞,这面相,哪里像病丝缠身的样子,
“西北苦寒,宫泽在凉州走廊守了二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朕的寿辰,他还能记得,就比什么都强,既然来了,就收下吧,不管谁来,一并收录,让李德全那个狗奴才,好好记上,宣读。”
“是,主子圣明,既然人都来了,若是收了贺表,是全了西王府的情分,若是不收,倒是显得朝廷薄凉,奴才这就让人回去传话。”
夏守忠垂首,知道太上皇的心意,许多事就好办了,刚想动身,就被太上皇叩击桌角的敲击声,喊了回来,
“慢着,收既然要收,不仅要收,而且要放开了收,告诉李德全,说朕知道了,念在他一片赤诚,贺表朕先收下,并且把贺表抄录一份,送进长乐宫,朕要先看看。”
夏守忠闻言一愣,按照规矩,贺表应该先送内阁眷抄录,再呈给武皇过目,最后才能送到长乐宫。
“主子是要先看?”
“嗯!怎么,朕看不得。”
威严的话语压了过来,夏守忠赶紧跪拜在地,口中连道不敢,良久,许是太上皇感觉有些累了,这才声音稍缓,
“守忠,你跟了朕三十余年,该懂的,西王府树大招风,这些年盯着的人可不少,今日宫家举动,明着是贺寿,暗里藏着表忠心,朕公开收下,就是要告诉文武百官,西王府还是当年那个西王府,朕还记得他们的功劳。”
人越是老了,有些事越是放不下,夏守忠心头一暖,感激涕零,连忙躬身应道;
“奴才明白,这就去传旨。”
刚要起身离去,或许是太上皇又想起什么,
“等等!”
把人叫住,叮嘱一番;
“再告诉李德全,让他开午门收贺礼,别让人家,觉得朝廷怠慢了功臣之后,若是皇帝问起,就说是朕,让收的。”
“喏!”
夏守忠重重点了点头,转身快步走出暖阁,留下太上皇长生帝君孤独身影,斜阳的余辉洒落在身上,仿佛得道升仙一般,手上的北疆之策,更显沉重。
外面,
小路子早在廊下等的焦急,见夏总管走出来,忙迎了上去,夏守忠也没多话,只道;
“跟我去午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