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人尽其用(一)(第2页)
那人不卑不亢回道:“微臣张廷玉,见过太子殿下。方才太子入堂以来,臣便从太子身上看见一股无形的气场和自信。这种气场必定是经历过沙场生死后的威压;这种自信必定是帷幄中运筹百战百胜后的从容。当今天下,有如此能力的英雄少年,除了太子外还有何人呢?”
“哈哈哈,说得好!”张廷玉这番话说得张富颇有些心潮澎湃,喜从中来。果然,真应了那句话:做官做得好的,都是马屁精!
法正也在一边说道:“太子,张廷玉是江陵人士,他父亲被杨玄感害死,他想为父报仇,便主动来投。我和他交谈中,发现他不仅满腹经纶,而且心怀天下,可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才啊!”
法正在介绍张廷玉时,就省去了‘张廷玉父亲被拉到城墙上,不幸被蜀军流矢射死’这一敏感问题。这就是人精们说话的艺术,法正深受刘备喜欢,可不是没有道理的!
张富也趁势感慨:“唉,杨素父子上在城中坑害忠臣良士、下在南郡祸害黎民百姓,真乃人神共愤!你放心,我迟早有一天会灭了杨素,将他们父子千刀万剐!替你父亲报仇,替南郡数万百姓报仇!”
张富此话一出,张廷玉立刻跪地感动说道:“多谢太子,多谢太子!”“快起来吧。”张富在扶张廷玉起来之时,趁机呼出系统:“给我查询下张廷玉的各项数值。”
“叮,张廷玉数值如下:武力30、统率40、智力90、政治95!”
“嗯,不错,高达95的政治,确实是个政治达人,别说治理一郡,这个水平治理一州都绰绰有余。甚至在寻常时代都必定是登堂拜相的存在!只不过,现在的蜀国能人辈出,张廷玉想在蜀国登堂拜相估计是不太可能了……”张廷玉的名字,张富又怎会陌生?在清代张氏家族中,张英、张廷玉、张若霭,祖孙三代,侍值内廷,颇受康、雍、乾三帝的青睐,可谓“合家顶戴,满门朱紫”。
张廷玉作为祖孙三代中最为知名的一位,是满清的三朝元老,发迹在康熙年间;崛起在雍州年间;最后在乾隆年间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在雍州一朝,张廷玉更是位极人臣,备受重用。
作为第一代军机大臣,对清代国家有决定性影响的政治机构定立了规制,这一规制从某种意义上改变了清代固有的权力体系,起到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同时,张廷玉作为三朝老臣,死后谥号“文和”,配享太庙!值得一提的是,张廷玉是整个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文臣,也是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这含金量自然已经不用多说了!
而且,张廷玉除了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以外,还是一个优秀的文学家,先后任参与编写《明史》、《四朝国史》、《大清会典》等重要书籍。
总之这是一个真正的政治家,对于现在处处需要人才来整肃治理地方的蜀国来说,真是雪中送炭!
张富也是异常兴奋,主动问道:“张廷玉?太好了!他现在人在哪里?”然后张富就闭眼在心里祈祷,希望张廷玉可以在南郡,最好就在江陵城中!
“叮,张廷玉是南郡人士,现全家居住在江陵城中,因腿伤逃过一劫,没被杨玄感抓去守城。但他家中老父就没有这么幸运,在被杨玄感抓去守城的第二天,身中流失而亡!”
张富有些无语,一时间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虽然张廷玉身在江陵,倒是满足了张富的幻想。但这植入的是什么破身份啊。这样一搞,敢情人家张廷玉的父亲是死在蜀军的流失之下,自己岂不是张廷玉的杀父仇人了?
张富问道:“你这,植入的身份,人家不砍死我就是好的了,还会为我效力?”系统连忙解释:“正是因为张廷玉的父亲被杨玄感强行征召守城,才不幸身死。所以张廷玉极为痛苦,想出仕投奔宿主,发挥自己的满腹经纶,好让宿主为其父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