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强攻港口(一)(第2页)

黄盖还不忘再次叮嘱一句:“切记,不要和关羽硬战!”蒋钦抱拳领命:“末将遵命!”

秣陵港的构造和其他港口大差不差,都是一望无际的水域,然后还有十几座可以供人上船的大小不一的码头。这些码头最大的可以足够让二十个成年人并排通过、最小的也可以三四人一起并肩,但无一例外,这些码头都长达几百米。

从水里登陆,一般船只都是停靠在码头边抛锚,然后将士们要先从船上上到码头上,然后通过这些长长的码头,就可以到达后方的岸上了。有的港口,这到了岸上就可以一路畅通了;而有的港口,在码头后方还修建有城墙,用来进行防御。

秣陵港作为丹阳郡最大的港口,在长长的码头后方自然也修建了几丈高的简易城墙。当然,这些城墙肯定不能和存在几百年、完善几百年的坚城城墙比。纵使是这样,也已经是防御力最高的港口之一了……

吴军拒守的布局也很简单:在码头上修建了几十座箭塔,每座箭塔上都有20-50名的弓箭手,大的箭塔甚至可以让二十多名弓箭手一起射箭。箭塔里也囤放了用不完的箭矢,可以让弓箭手们在箭塔里就可以对着江面上发起进攻。

黄盖刚刚下令放箭,就是给他们这些人下达的。而在箭楼的下方,也就是长长的码头上,也有无数吴军列阵整齐的在等待汉军的到来。刚才领命的蒋钦,此刻就站在最前方,手里一柄大刀也是不断闪烁着光芒!

汉军登陆后,也就是上了码头,还要和这些等候多时的吴军进行白刃战,只有突破了他们的防线,才能到达最后方的城墙处,也就是黄盖所在的地方……再说回战场上,汉军将士在关羽的带领下,全部换乘到更小巧的船只上,一起向前冲去。

至于为什么要更换船只呢,这里就不得不提起吴军,之前所布置下的防御:将东吴的大型船只,全部横在了港口内,一艘接着一艘,将港口内可以直接登陆的空间全部占据!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想让汉军的大型船可以轻易的靠近。

所以,此刻的汉军士卒只能从高大的楼船上下来,分别登上艨冲或者是走轲,只有这种小型船只,才能往前深入,进行战斗。

当然,吴军的楼船毕竟也有限,不可能严丝合缝将所有登陆点都赌上。有些留出来、地方空隙较大的,将士们还能乘坐艨艟,艨艟体型大,船只上盖有一层牛皮布,可以防御一部分流失,将士们在这种船只里,安全性更高一点。

但是有些地方,狭窄异常,艨艟都走不过去,没办法。汉军将士们只能乘坐上了更小巧的走轲,走轲有个弊端就是,由于体型小了,防御力自然就不够,许多士卒都是裸露在甲板上呢。

在前进过程中,自然少不了对方的箭雨问候,没办法,只能用船上少量的盾牌在前面顶住,将士们都蜷缩在盾牌后方,能挡多少是多少吧。

至于有些地方连走轲都过不去咋办?那就直接放弃呗,换个路继续前进不就完了了?那么多条路,非憋死在这条小道上吗?

就这样,汉军将士全部换到了艨冲和走轲,向着港口乘风破浪而去。

另一边,黄盖也是拔出佩剑,高高举起,下达着作战命令:“传令下去,全军准备作战!待汉军进入到射程内,听我号令,再放箭!”“遵命!”

很快,汉军的船只就已经驶入港口内,也就到了吴军的射程范围内。“放箭!”黄盖一声令下,吴军万箭齐发,刹那间,天空中就像是布满了一层箭雨!关羽也及时喊道:“举盾!”

最前方关羽的船上,有两人向前举起盾牌,为关羽挡住。后方的走轲上,也都赶忙举起了盾牌。‘叮,叮,叮’的声音不绝如缕,这是箭矢击在了盾牌上;还有‘哒、哒、哒’这是箭矢击在了船只的木板上;还有一些‘哗、哗、哗’的声音,这是箭矢射落进了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