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新羌王(第2页)

权翼接过来之后,只看了一眼,确定是苻坚的笔迹没错。紧接着,他的眼泪就忍不住夺眶而出,只见这封长信最前方,写着大大的四个字:“苻坚遗笔”!

这封遗书很长很长,情感很真挚,布置的也很到位,简单来说,苻坚此刻虽然没有死,但他已经没打算活着了,已经当做自己死了,来安排后事了,而且安排的非常详细,非常合理:

“我若战死,就由权翼接任羌王,率领剩下的一万汉、羌混合将士,撤退到凉州西北四郡,可坐观李克用和蜀国决战,不过李克用此人刚愎自用,一介莽夫罢了。大概率是斗不过张富,斗不过兵强马壮的蜀国。(苻坚觉得自己都死了,凭借李克用一族,肯定更打不过蜀国了。)

若沙陀族胜,你可自行出兵南下,在凉州分一杯羹,扩大地盘,广觅良才,扩充实力;待时机成熟、天下大变之际,再直取雍州,亦或者南下汉中,割据一方……

若沙陀族输,你便以羌王之名义,主动向蜀国献出凉州四郡,然后承诺率领族人退回西羌,永不会进犯蜀国。必要时候,可以俯首称臣,愿每年为蜀国纳贡,以乞求张富不要对羌人赶尽杀绝……”

苻坚给权翼的绝笔很长,在信中明确说明将羌王之位传给权翼,苻坚也确实没有办法了,他孤身一人操劳羌氐大业,积劳成疾没有子嗣,家中只有几个妻妾,连兄弟外甥都没有一人,老苻家没有后代!

既然如此,还不如索性将王位传给有能力、有威望、还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老兄弟权翼了,省得羌氐再分散崩溃,难受的还是羌族自己。/apk/

当然,权翼不是个羌人,而是汉人。但是事到如今,根本不由苻坚选择了。换句话说,他真的不传给权翼,权翼有兵有权的,自己想当羌王也是分分钟的事情啊!凉州,武威郡境内。

权翼正在统帅着一万羌军缓缓前行,说是羌人军队其实并不准确,这里面有一半,甚至一多半的人都是汉人,这些汉人也大都是在凉州西北四郡的那些人。

其中,有一部分是看在韩遂、阎行的面子上入伍,还有更多一部分人都是被苻坚个人的魅力感染,愿意从军效忠。苻坚统治凉州四郡期间,确实励精图治,轻徭薄赋,积累了不少民心呢。

此刻,在这支羌汉人组成的步卒军队前方,不到二十里处,还有一支蜀国军队,领头之人正是在先前战斗中大放异彩的徐宁,以及他身后的三四千金枪班!徐宁奉命北上拦截权翼,二人也算是打了个照面了。

双方就这样,保持着一个很暧昧的距离——这个距离大家互相看得见对方的一举一动,不管是进攻还是撤退都瞒不过对方;若是要想兵戈相接,至少也还要一天。所以说,这个距离很暧昧……

两方就这样一边暧昧着、一边双双停住脚步,安营扎寨,都不再行动了。因为他们双方几乎在前后脚之间都收到了一个消息,一个足以改变整个凉州战局的消息。

当然,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这个重磅消息对于徐宁蜀军来说,就是一个大好消息;对于权翼的羌人来说,可就是类似于天塌下来的绝坏消息了。

这个消息很简单,一句话就可以概括:羌族主力骑兵精锐全军覆没,羌族最后的大将张蚝战死,羌王苻坚被蜀军生擒,落到了蜀国太子手里!

再联想下,几天前刚传来的另一个类似的消息——阎行在金城郡死在马超枪下,队伍也近乎全军覆没,仅有成公英率领几百残骑逃出生天,跑到这边跟权翼刚刚汇合。

综合这两个消息下来,充分说明一个问题:羌族大势已去,已经无力回天了,等待他们的只能是退守或者是投降了。

徐宁没有动作的另一原因就是如此,他同时收到了锦衣卫送来的最新消息,也是太子的最新指令。张富在信中并没有说太细,只是简单叮嘱徐宁不要主动和羌人交战,只防御着不让羌人继续前进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