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无益无益
第1038章 安排官职(第2页)
太子少傅则是教导东宫储君武艺、排兵布阵、行军打仗这些武职内容;而至于太子少保,就是保护太子安全的贴身武官,官职名为少保。
而除了这些之外,再往上就是太师、太傅、太保,三个要高一等级的官职。严格意义上来说,少师、少傅、少保三个官职只是副手,他们上面还有更高一层的官职。
只不过,到了东汉末年,三国初期,太师、太傅、太保这三个官职更多成了一种虚职,给立了大功之人养老的那种官职,类似于三公一样。
所以,也是在这个时候,东宫官职和朝廷官职分界的也不是特别明显,反正大家都是一样的,拿国家俸禄呢,也不用分的太细。
宋濂才华无双,又加上是科举状元,所以平步青云,一举担任太子少师,其实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至于太师这些官职,蜀国还属于空缺状态,毕竟一个新建的政权,暂时还没有需要养老的大官……
宋濂结束之后,就是王猛了,对于王猛的安排,张富在两个月前就已经想好了。此时也是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挥笔写道,任命王猛为羌州刺史,即刻起可从成都返回,前往羌州赴命任职!
可能到了这里,有些细心的小伙伴就发现了,蜀国现有的官职体系中,所有大州的最高行政长官都是州刺史,如益州刺史李善长、雍州刺史黄权、凉州刺史钟繇等等。可只有一个州例外,就是羌州,之前的权翼是羌州州牧,而现在的王猛才是羌州刺史!
在这里,再解释一下州牧和刺史的区别:在东汉时期,刺史和州牧的级别有所不同。刺史最初是中央派出的监察官,主要负责监察郡守等地方官员,确保他们依法行政,有检举权,但是在州内级别相对较低。
而州牧则是在东汉末年从刺史演变而来,其地位和权力都有所提升,其职责不仅包括监察,还涉及民事和军务的管理,权力更大。有时甚至可以世袭,这也是军阀割据的根本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