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无益无益
第1427章 荀攸的懊悔(第2页)
李典算是一个比较全能的将领了,他听完荀攸的分析后,仔细一想,又找到一个疑点,大胆提出了自己的猜测:“荀大人,有没有可能,这个赵国的‘叛徒’应该是早就跟徐达约好了吧?”
“你们想想,徐达是追着袁谭一路到潼关的,袁谭进去也不过两三天的时间,徐达后脚赶到潼关,当天晚上就开始攻城了,然后还真被他给一次拿下了!这时间能卡得这么好,肯定是有人一直在跟他联系呢!”
荀攸表示赞同:“这个可能性倒是比我说的‘袁谭临时起意,徐达渔翁得利’要大得多。看来赵军这一次惨败,除了损兵折将之外,还有许多人都不满意赵国了啊!”
曹仁这会儿也听明白意思了,袁绍不至于傻到这个份上,大概率是有人背叛袁绍,还提前跟徐达商量好了:“那,真的是袁谭吗?”
“我只能说袁谭可能性最大,道理咱们也都懂!”荀攸转过头来:“袁绍称帝已经两年多,一直没有立太子。而袁谭又是长子,他此次出战若是打赢了,大概率顺理成章就成为太子了。”
“但是呢,他偏偏战败了,还败的如此凄惨。回去河北之后,不出意外的话,跟太子之外应该是绝缘了,甚至说他后半生都只能赋闲在家,当个纨绔公子了。所以,他有可能想再证明一下自己,就擅自想夺取关隘……”
这话也是简单粗暴,但凡这个世界上的聪明人,在心里都给袁谭判了死刑了,自己无限作死,袁绍本来也不是太喜欢他,这下完全有理由再也不启用袁谭了。可能就只有袁谭自己还觉得回去河北,自己还能甩甩锅,再挣扎一下吧……
就在这时,荀攸突然仰天长叹,主动将责任懒到了自己身上:“唉,这一切都怪我啊,我还是错算了一步‘人心’啊!都怪我,我若是再早些洞察徐达的用意,哪怕早三天让曹纯撤退回援潼关,也不至于会被徐达趁虚而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