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无益无益
第1535章 人才问题(第3页)
可成都的钱财有非常有限啊——蜀国就这点家底,怎么能供得起张富在外面连年打仗啊,蜀国朝廷现在还能平稳运行下去,都待感谢张鲁勤俭节约和朝中的九部大臣有本事、有才能了。
不由得让人想起一句话,张鲁再怎么努力,也顶不住自己的‘败家子’这样去折腾啊!
是打下了不少地盘,但是每个地盘都有更多的花销——雍州的医馆、荆州的学宫、凉州的马场和锻造厂等等,这新打下的司隶吧,又不是当年那么富有了,也是百废俱兴,穷的一批,都需要用钱呢。
所以呢,张鲁也是百般无奈的、同时也是比较罕见的拒绝了儿子,没辙,他实在拿不出太多的钱财了。
没办法,收到消息的张富也只好作罢,心想自己确实有些穷兵黔武了,根本没考虑朝廷的财政问题。看来趁着这功夫,是要好好休养生息几年了,顺便等等丝绸之路能不能早些开通,给蜀国增加一笔收入……
虽然学宫这两年是没有扩建,但是通过这件事是可以知道的:蜀国现在的人才储备可是非常多的,准确来说,算得上是准人才,还没经过科举考试,倒是不能直接说是人才。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才能知道这些‘准人才’是否有真材实料是真的人才呢?他们是否可以胜任某地的官吏政治安排呢?那答案只有一个——参加科举考试!
只有参加科举考试,通过选拔,才能分出来谁是真正的有才学之士,谁又是偷奸耍滑来学宫混日子的人!
甚至可以这样说,学宫的建成其实就是为了科举考试而服务的;而科举又是为了王朝选用官吏来服务的;这一切都是相辅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