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4章 钦定状元(第2页)

这些当官的哪个不是人精啊?大家谁不懂杨彪是什么意思呢?

再加上拿人手短,自然也都会给两分面子,接过卷子认真阅读一番。这读完了,只要不是特别离谱的——杨家自己也真的不会让特别离谱的子孙来考试的,丢杨彪他自己的人!就给一个顺水人情,批注一个好,这任务就完成咯!

主要是这种考试都是主观题,没有严格意义上所谓的正确答案,评判都只是看考官个人。

这玩意要说作弊吧,多少算一点,但是也谈不上多严重,只要这几个阅卷的人和杨彪不说,就没人知道。再者说,就算皇帝知道了,他也无从查证啊,人家阅卷者也有话说:我就是真心觉得此篇文章好,这玩意真没辙。

但你要说绝对公平吧,那倒也肯定称不上。毕竟杨彪这个主考官的身份,就有点算是张富特意给的。然后人家有钱有势主场作战,都花费了不少精力打点这些官吏呢,都出血了,总待要收获一点好处嘛……

总之,这些事情都非常简单,水到渠成,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要说整个环节里面最难的,还属于杨彪识别杨家晚辈的字迹。毕竟交上来成百上千份卷子呢,密密麻麻的文字一百人看得都眼花。

可怜一把年纪的杨彪还要认真看一遍,挑选出来自己家孩子的试卷。而且人工挑选,自然可能会有差错,杨彪还狠挑选错了几个呢。看看,人家杨家是又出力又出钱,光付出的精力辛苦费,都值得人家稍稍开个后门!

总之一句话,人家杨家确实努力了很久,做出了许多贡献;杨彪呢主动请缨出仕,也算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比起他之前占着茅坑不拉屎要强得多;再加上杨士奇是真正有真才实学之人,状元也完全当得起!

在这三点的作用下,张富真的已经打算给杨士奇状元了,也就在信里如实劝告老父亲。

至于张鲁担心的两个问题:一是杨家是否会成为蜀国第一家族,危及蜀国统治;第二是司州距离成都太远,担心杨家另起炉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