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无益无益
第1606章 凤雏庞统(第2页)
就这样说吧,这样的人在街上擦肩而过,别人都可能会避之不及,一些大小姐们,估计都会掉头就跑吧。毕竟能以丑在史书上留名的人也不多啊!
而且还有一个自古流传至今的不成文规矩,朝廷命官大都是相貌端庄之人,一般不会选用长得丑的人,毕竟任何官吏可都是朝廷的门面,代表的是朝廷的脸面,肯定长得都不会太磕碜。
古代数千年一直都是这样,现代其实也是这样,能当上有头有脸人物的,最起码长相是合格的!不管在公司还是政府单位,外观端正的才是人家的首选,也更好升迁,这虽然没有明确说出来,但事实就是这样……
三国时期,不是还流传一个故事嘛:平定了河北之后的曹操,在有一次接见少数民族的外来使者时,常由崔琰代为出面,原因是他相貌堂堂、气质威严,能展现魏国的威仪。
而曹操本人因自认为相貌普通(史载其“姿貌短小”),便让崔琰代替自己接见使者,自己则持刀站在一旁充当侍卫。不过曹操的气质太过特殊了,还是被认出来了。
虽然这个故事是为了突出曹操‘捉刀人’的英明神武,但也能说明一件事情,一般大臣、特别是重臣都有一定的外貌要求,否则丢的是整个国家的脸面啊!
正是基于此,庞统这个长相确实没什么优势啊,反而是一大缺点!
起初张鲁等人在庞统入殿之前,在看他的出仕卷子时候,都忍不住在夸赞庞统,说此人真是个天才啊,年仅二十三岁,而且去年才入学荆州学宫一年,准确来说只是大半年,就以各项成绩优异,被学宫老师允许参加科举考试(庞统去学宫也就是打个卡,他不需要去哪里学习读书的)。
然后第一次科举考试,就可以写出如此优秀的答卷,并且在庞统呈上来的卷子里,还有他额外衍生出来的题外话,就是如何在某某国策之下如何用兵,除了政治之外,还额外写到了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