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5章 元末第一猛将(第2页)

 

此战是朱元璋一生军事生涯中最关键、最凶险的一仗,胜利直接扫除了统一江南的最大障碍。如果此战失败,朱元璋集团可能覆灭。

 

单单从军事对抗的强度、危险性和对朱元璋事业存亡的直接影响来看,陈友谅无疑是朱元璋在打天下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最凶险的敌人。

 

再往后的讨伐张士诚,整体过程相对顺利,朱元璋基本上没遇到太过凶残或者致命的战役,就攻破平江(苏州),张士诚被俘自尽。至此,朱元璋彻底平定江南,开始准备北伐了!

 

再往后,朱元璋北伐策略得当先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后制定“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然后进兵元都”,进展迅速。并于1368年明军攻克大都。

元朝末年统治腐朽,内部矛盾重重,在朱元璋崛起时已无力组织起对其真正有效的全面反扑。推翻元朝是目标,但北伐过程遇到的抵抗强度可能不如与陈友谅的决战。

 

整体来看,朱元璋的三个大对手中,只有陈友谅是真正的硬茬,甚至差一点陈友谅就赢了,就能改变历史了!

 

而陈友谅这么厉害的一大原因就是,陈友谅手下有一个忠心耿耿且勇猛无敌的猛将,张定边!

 

这个张定边可以说是朱元璋头号大敌,曾经两度击败朱元璋军队,曾以知院身份进兵,攻陷朱元璋政权控制下的安庆;以及后续和陈友谅一起攻下了饶州,给朱元璋带来了不小的震撼。

 

而且,就算是陈友谅兵败被杀之后,张定边依然没有放弃抵抗朱元璋。他拥立友谅子陈理为帝,退守武昌。次年二月,在朱元璋的持续猛攻之下,武昌城破,陈理降朱元璋。但是张定边此人之后,还有许多经历、存在多种传说。

 

史料记载:“张定边直前犯太祖舟,国胜与韩成、陈兆先驾舸左右奋击,太祖舟脱。国胜等绕出敌舰后,援绝,力战死。”史书上写的是张定边战死殉国,报答了陈友谅的知遇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