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5章 第四座医馆(第2页)

 

这一制度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特点,但是都相同的是,担任‘太子伴读’的人无一不是大臣子弟。换句话说,可以陪伴太子一起学习的都是官二代,普通人根本没这个资格!

 

但就算是官二代中,也是精心挑选,首先你爹必须是大官,别整个什么太守啊都来让儿子当伴读,那不可能;而且二代还带有能耐,因为太子伴读就算是给太子安排的助手,日后是要辅佐太子的,没本事你当个屁伴读呢。

 

最最重要的是需要忠心且能吃苦头,忠心就不过多解释了,这些伴读日后可都是太子的左臂右膀,肯定要忠心太子,许多朝代还多用同宗子弟来当伴读,如曹丕的伴读就有同宗曹氏、夏侯氏的后代们,这些人肯定忠心。

 

(因为清朝特殊,伴读会伴随着皇帝监视大臣,让二代当质子一样,这里就不一概而论,主要以唐宋为主。)

 

为什么也要能吃苦头呢?因为伴读还有一个职责就是要当‘替罪羊’,太子犯错时,身为千金之躯没法受罚,所以就需要伴读来代其受罚,如责骂、体罚等等,以警醒太子。经常挨打,那可不待能吃苦头嘛……

总之伴读是一个很光荣的职责,不仅可以享受一线师资资源,也可以加强皇室与臣子的联系,也为太子培养未来近臣,伴读的人只要不犯错,绝大多数等到太子登基之后,就是一员大官,很多人可求之不得呢!

 

张富给张齐安排的伴读,除了自己儿子干儿子之外,还有法正之子法邈,比张齐大了几岁,法正的忠心就不用多说了,法邈之前在成都时候张富就让他担任太子伴读了,现在也一起来到洛阳,享受最顶尖的团队。

 

还有李存孝的义子李冲,李冲年龄已经二十了,而且还是一员战将,但张富想让他再学习一些笔墨知识,不能只当一个空有蛮力的莽夫嘛,所以也给他安排进来了。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在历史上比较有名字的二代们,如黄权的儿子黄崇、已经战死的李恢儿子李球等等,这些人在历史上就随着诸葛瞻一起战死沙场,成为了季汉最后的脊梁,现在这个世界上也是,张富非常喜欢这几个有骨气的年轻人,一起给安排进来了。

 

备注:因为穿越有蝴蝶效应,李球本应该是李恢的侄子,这里特意给安排为亲儿子了;再加上我也查询不到黄崇、李球的出生日期,就权当做现在五六岁吧,当做蜀国二代目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