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盐场选址

    先前便说过, 因金瓶梅写宋言明属性,在历史细节上有许多谬误。
 

    又好比西门卿的官职山东提刑所理刑千户。
 

    首先,北宋时, 只有路没有省的行政区划;自然也没有山东省的说法。
 

    其次,北宋时, 提刑所对应是朝廷设于各路的提点刑狱衙门, 是省级官衙。
 

    自然,千户一词也是明代才有的。
 

    在金瓶梅原著中, 写西门庆每日到提刑所衙门点卯。早出晚归,分明是衙门就近在清河县。
 

    但山东的治所并不在东平府,东平府的治所也不在清河县,提刑所衙门又怎会在清河县
 

    且书中写道一府两县,分明是说东平府只辖了故事发生的阳谷县和清河县。
 

    这与北宋和明朝历史中, 又都有不同。
 

    但提刑所却就是在清河县。
 

    东平府府衙也就是在清河县。
 

    大概是“看似清河,实则京城”的缘故吧,虽然矛盾, 或许其他金瓶世界又有其他设定, 但此时西门卿就身处其中, 亲眼所见。
 

    同样地, 西门卿的官职,也真就是省级正五品提刑官。
 

    辖理山东省的司法刑狱、地方治安、监察官吏。
 

    先不管有无实权, 理刑千户有几人,至少西门卿官职赋予他的权力是很能唬人的。
 

    在不涉及自身利害的时候, 他的话在山东官场上也还有点份量。
 

    就好像傀儡皇帝,在不涉及切实利益时,大臣也会乐意把他的话当成圣旨。这就是身份赋予的权力。
 

    因此西门卿当晚落脚旅店,给清河县家中写好书信, 放那等第二日一早让兵士送信回去。
 

    又写好帖子,盖上私章和官印,第二日上午遣人去递给沧州知州。
 

    不过下午,就收到沧州知州的回帖,道是林冲还未到,待到后一定按帖上所言,先暂且安置。
 

    西门卿看过回帖,心中明白,到时想要为林冲转圜换个地方,得要另行携礼登门拜访才行。
 

    也行,总归盐场选址定下后,他也要走一趟衙门,到时就顺道办了。
 

    第二日,叫一个兵士离队去送信回清河家中,让来保去东京接林娘子。
 

    第三日,得信说林冲已安置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