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辞旧迎新 辞去旧岁、迎来新年

    在大业初创的这个节骨眼上, 西门卿在腊月底回到沧州盐场,不是回家享受春节假期,更多是回来安定后方的。
 

    陈敬济是他敲下的第一颗冒头钉子, 在之后还有许多钉子需要被敲打、被安抚。
 

    在回来当天,一家人简单吃过一顿家宴, 又休息一晚上之后,西门卿就立即投身到了组织聚餐的应酬之中。
 

    赶在过年前, 西门卿首先和留守盐场的武松及护卫队百户、总旗和小旗们, 喝了一顿大酒,肯定了他们虽未能去前线攻城略地, 但留守后的重要性。
 

    通过这一顿酒宴,安抚和激励了留守的护卫队。
 

    接着又自掏腰包,宰杀了三十头羊, 让盐场食堂的厨师或炖、或炒、或烤,再配上其他菜蔬, 蒸上几锅白面蒸饼。
 

    请了盐场做工的盐工, 参加盐军的盐民家属, 热热闹闹提前吃上一顿团年饭
 

    在这顿团年饭上,西门卿带着吴月娘、西门辰和西门大姐出席, 一家四口与民同乐。
 

    期间西门卿手中端两个蒸饼,也没夹菜,就一桌一桌地挨桌走过去,与盐工和家属们寒暄,并去夹他们桌上的菜配着蒸饼吃。
 

    每到一桌,西门卿还总能精准地叫出几个盐民的姓名,寒暄时还能道出他们的家境情况。
 

    被点名者无不感到荣幸和鼓舞几万盐民呢,大官人竟然认得他们
 

    “盐军们信任我, 选择在外拼杀,我能做的除了论功行赏,不叫他们白流汗、白流血,也只有把他们后方的家人照拂妥帖,好叫他们无后顾之忧”
 

    “我们在前线为除权奸、救万民大业奋战,固然英勇可嘉、值得钦佩,然而后方留守的盐工和军属们,晒盐、缝衣、做鞋、炒制军粮等等,也在做着顶重要的事情,亦是不可或缺、理应自豪”
 

    “如今天下万民涂炭,但我愿在此立下保证,但凡在盐军守护的土地上,我都将为百姓过上安稳日子而殚精竭虑”
 

    “不要担心,除权奸、救万民的大业,终有一日将会实现”
 

    诸如此类鼓舞人心的话,西门卿一遍遍说给他们听。
 

    而效果也显而易见地卓越。
 

    军属们非但不因在外驻守各县的盐军亲人的安危而担忧埋怨,反而嚷着家中还能再出一个、两个男人参加盐军
 

    其热情之高涨,简直汹涌。
 

    吃这一顿团年饭的目的,可不在于扩招盐军兵员,西门卿在为盐民的大局大义表示感动之后,就断然拒绝了他们参军的要求。
 

    如果只是把盐军养成古代大多军队那样,兵员自然是多多益善。
 

    但西门卿他们已经商定,要将如今共计四万之数的盐军,打造成如魏武卒那般的精兵。
 

    走贵精不贵多之路,有土高炉炼铁,配备兵械不是难事。
 

    而且精兵战略人数较少,还能省下一些粮草。如此东挪西补,打造精兵盐军,与靠人数压制相比,耗费财力倒也没多上太多。
 

    与盐工和军属们吃过团年饭之后,时间很快就来到除夕。
 

    除夕这日,西门卿把武松、吴用,以及从南方回来的公孙胜,从盐山县回来的鲁智深,还有在盐场的盐军千户们,尽数邀请到家中。
 

    大家一起吃团年饭和守岁也到了西门卿安定后方和应酬的最后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