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三十四章 老爷子的决断(第2页)

而对于产业建设,我的看法仍然如此。

我们与九州科技、大疆、夏芯科技等企业的合作,已经有足够的信任,现在更应该综合利用各方资源,保持战略定力。

产品研发,我们或许是外行,但战场是最好的实验基地,军用转民用,也能够提供一部分资金支持……”

都说老不看《三国》,少不读《水浒》,意思就是人老成精,就不要再继续看三国谋略,以免变得更加奸滑。少年血气刚用,读水浒容易热血上头,做出不理智的事情,影响个人发展。

郑老爷子在戈壁滩守卫数十载,在与顾青接触后,更是能够放下枪杆子,拿起笔杆子,开始学习科学技术。

这些经历交织,让他能够在迷雾重重中,很快选中一条适合安西军方发展的路线。

自主研发,自主生产,他要。各大企业、机构加深合作,他也要。

而维系这一切项目的核心,除了大夏军民鱼水情之外,还有最重要的利益和安全,这两个概念产物。

并且在他作出决定之后,安西战区的文职、科研单位、生产建设单位,很快就有了变化。

更多放权赋责、细化落实项目负责人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让科研工作者决定研究经费,然后集体评审,而不是外行指导内行。

各类报表多、检查考评多、报批程序多等问题,更是直接被砍掉,自研内部管理系统上线,让办公彻底进入无纸时代。

当然,对于档案和部分工作,纸质化文件还是留了下来,作为存档需求。

在安西战区正在轰轰烈烈向前奔进的时候,九州科技6g通讯工程部门负责人赢数,带着李存、王友、赵巍等技术高管工程师,以及九州科技卫星研发与制造部门负责人詹坤户、卫星设计负责人张攀阳博士,开始与安西的项目团队进行交流合作。

除了这两方团队之外,北斗系统团队也在这次的合作当中占有重量级地位。

在会议室看到赢数、李存等人的时候,北斗系统团队的一位女士就开口说道:“以前我们北斗系统更多是着眼于地面数据的探查和控制,原来的中轨北斗卫星还是笨了一点,我记得当时你们还问我们一年有100多天地影季,什么时候到地影了?温控怎么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