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三百七十六章 月球新客?

【玄武岩纤维3.0简化版本:通过熔融拉丝技术制备的高强度纤维,兼具800c以上耐高温和抗辐射特性,主要编织层为外层防护结构层】

 

【陶瓷纤维-碳纤维复合体3.0简化版本:耐受3000c与碳纤维轻量化特性结合,减重15%以上,同时提升极端温差适应性】

 

【超高分子编织物3.0简化版本:采用三维立体编织工艺,模仿人体肌肉纹理实现动态形变,配合外骨骼关节可增强30%的弯曲回弹效率】

 

……

 

于洪斌看着一份份材料被小型智造工厂加工编织出来,心里面的底气更足了许多。

 

只要这个小型智造能够稳定运行,自家团队这些先驱者就能够一直有稳定的登月服供应、氧气和其他必备生存物资的供应。

 

等到试运行稳定之后,他这才打开智造工厂的Ai辅助,说道:“【天工】控制生产规模和速度,既然已经验证技术设备在低重力环境下的可行性,接下来等待智造工厂升级,提升技术工艺,再扩大生产。”

 

作为先驱者地下基地的一位管理,于洪斌拥有不少特殊权限。

 

不仅能够知道基地的发展方案,还对部分核心设备、材料有着特别控制权。

 

当他的话音落下后,其耳麦传来了十分理性的机械感男声:“收到,正在验证方案文件,已确定您的命令,正在优化智造工厂当前生产逻辑……”

 

看完【天工】给出的反馈,于洪斌又检查了一遍新搭建的这个智造工厂运行情况,确定没有其他问题了,才离开了这间地下工作室。

 

等他走到正常工作的地下操作室,刚好看到一群上个月才从蓝星过来的同事,正在教授老同事们一些必须要学会的常识。

 

“这是一种特殊可智能响应的材料,名字叫相变储能薄膜,是基于微胶囊化相变材料制成的一众特殊柔性膜层,可以在-200°c至200°c间自主调节热辐射率,实现月面昼夜交替时的被动式温控,之后咱们建设的月面建筑,就可以使用这种材料了,不过目前也是简化版,想要拥有蓝星实验室的材料性能,至少还需要智造工厂升级两次左右。

 

使用也很简单,可以交由机器人施工,也可以我们人工操作……”

 

“它是可以自清洁,并且有抗辐射能力的复合镀层,生产工艺是在聚酰亚胺基底上沉积二氧化钛或者银纳米颗粒,形成多层镀膜,并且具有催化分解月尘有机物和屏蔽γ射线的双重功能,当初咱们九州空间站的暴露实验当中,这种复合镀层的表现最为优秀,所以后续一直在进行升级。

 

目前咱们月球智造工厂的智慧核心‘星海·月’勉强可以依靠现有技术设备和材料进行制造,但是产量不多,所以咱们要先满足基地使用……”

 

来自钛坦星部门的高级工程师刘海、王修、张浪等人,神情认真的讲解着这些新技术材料。

 

以往月球的各种营造工作,材料大多都是由逐月星舰运输,虽然也一直在建设月球工厂,但是在低重力环境和无处不在的月尘影响下,月球工厂的建设工作其实一直都不太理想,对于一些要求比较高的特殊材料,更是只能依靠运输,别说是生产了,就连做一些加工工序都没有办法。

 

而现在,当量子芯片搭建的智慧核心‘星海·月’开始工作后,很多分析和优化工作走上了快车道,月球工厂也瞬间升级为了智造工厂。

 

虽然现在该智造工厂还是只能进行简易材料的制备,但只要在生产,收集的工业数据足够多,后续就能够沿着蓝星地面那些智造工厂的升级方案进行有序升级,最终让月球基地可以不焦虑核心材料、设备的供应问题。

 

当然,对于一些特殊材料,还是需要逐月星舰帮忙“快递”。

 

在月球已经生活了不短时间的工程师刘建书,看着一个个吸盘形状的部件,眼神追忆道:“我记得当初顾总带着咱们一起研发机械臂的时候,就不止一次说过章鱼这种生物对工业的重要性,现在看到这个在空间站里面储备的老朋友,我感觉哪怕现在月球来个月震,我们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