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传说中的最大公约数,大明锦鲤(第3页)
离开皓月园后,开启闲逛模式,直到傍晚黄昏时分,前往龙头路。
龙头路是鼓浪屿的商业街区,这一片商铺林立,不是餐饮店,就是文创店和特产店之类的。
在十年前鼓浪屿热度在全国高居不下的时候,店铺越开越多,而且还宰客严重,本地人和外地人是两份选单!
现在倒了不少店铺,比如当年以“戏耍”出名的土耳其冰淇淋大叔也走了。
考虑到食量问题。
在一众小吃里,选了三家出来。
第一家是叶氏麻糍。
是鼓浪屿的网红小吃,不是店铺,是一个小亭子状的档口,据说以前还是鼓浪屿上唯一允许摆摊的店。
周末加上饭点,排队排起一条长龙。
等待的时候,姜未晞介绍道:“这家叶氏麻糍据说是真·百年老店,我看有本地博主说是上个世纪30年挑扁担叫卖到如今,三代传承!”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麻糍,还是裹着乡愁的琴岛记忆。”
“麻糍再好吃能好吃到什么程度?”陈默不信邪,他可是洪省人。
洪省瓷都那里的油条包麻糍才是一绝!
姜未晞哼唧了声:“待会你就知道了!”
等排到他们,价格不便宜,有两种选择,一个是招牌麻糍18元6个,另一个是芝麻酥/花生酥15元一包。
陈默自然是选择前者。
老爷爷娴熟地将糯米团捏成口袋状,裹满现磨的花生芝麻碎,最后在黑芝麻粉里滚成“煤球”,六个装在盒子里。
至少吃……没有牙签,没有筷子,是给了个塑胶袋。
陈默着实一愣,头次见到这样的吃法。
“直接用塑胶袋套着,然后手抓着吃吗?”
“应该是。”
“等等,你不是以前吃过吗?”
“我是吃过啊。”
姜未晞脸色一拉,耸拉着脑袋,嘟囔道:“以前虽然是袋装,但我记得是10元10个小的,现在怎么变成18元6个了?”
她对这个价格很不满意。
这里是景区,租金天价,18元不算太贵。
可两三年前都是10元10个,价格不高,味道还不赖,才成就了火爆的叶氏麻糍。
总感觉变了点什么。
“我感觉要翻车。”
陈默有股不妙的感觉,正当他要抓起一个麻糍要吃的时候,身后的小亭子传来一阵嘈杂声。
一转身,
我靠,老大爷跟一对夫妻吵起来了。
尤其是老大爷,战斗力超猛的!
ps:对稽核。。。本章对国姓爷无历史虚构和污蔑,都是查资料参考文献的,如邹漪《明季遗闻》,郑亦邹《郑成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