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秦淮河畔两岸的青楼和江南贡院(第2页)

 甚至还把妓女根据地位的不同被划分为许多门类,卖艺不卖身的有歌妓、乐妓、酒妓等,经营皮肉生意的有官妓、营妓、家妓等。

 而那些不入乐户的下等妓女,则被统称为“娼”。

 老朱设立富乐院,加上“蓝玉案”和“胡惟庸案”的发生,被杀者的妻女大都发入教坊,沦落到富乐院成为官妓。

 要知道这些犯官妻女,大多受过良好教育,本来是按大家闺秀培养的,所以明朝诸妓多能歌善舞、工诗画、善吟咏,也不乏识大体、明大理、有崇高的民族气节之人。

 老朱之后到judy时期,政治动荡,不少旧党官员落马,导致又有一大批新鲜血液流入教坊。

 再考虑到明初时期民生凋敝,为了振作经济,洪武大帝便搞了这一出。

 还真别说,这类行业充实国库,增加税收来的是真快。

 “还挺有意思的,没想到一个秦淮河畔的青楼在历史上还有这样的背景故事。”陈默看得津津有味,都快忘记自己的目的。

 好在陈默终于想起正经事,倍感无语:“再查下江南贡院吧。” 输入“江南贡院”四个字,很快出现一大堆的资料。

 关于江南贡院的溯源,学术界有两个说法,一个是“江南贡院始建于宋乾道四年”,但这种说法并不被学术界认可。

 官方说法是现在的江南贡院始建于明景泰五年,也就是公元1454年。

 之所以放在秦淮河畔,压根就是当时的南京没有正式的贡院,不是在武学讲堂,就是在文墀宫,地方狭小,所以每次考试都不方便,直到景泰年间,南京的官员才下决心修建贡院,选址便落在被没收的官员纪纲宅邸。

 景泰年间是明朝第七位皇帝朱祁钰,这一对比,明显是江南贡院比青楼晚出现的多。

 “所以还真不一定是先有学校后有黑网咖。”陈默摇摇头,今晚在码头听到的那番对话也有了答案。

 陈默虽然是一个理科生,但他挺喜欢历史的。

 经常听到一个感兴趣的地方,就会去网上查阅相关资料,然后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