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去旅行啊想要上岸的鱼
第73章 徽派建筑or赣派建筑?(第3页)
但以现代人审美来看,确实是徽派建筑直观上更美些。
两人走着,来到科举博物馆,门票一人50元。
共分为北馆和南馆,重点是北馆,其实就是在江南贡院的基础上建筑而成的。
始建于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起初为县学、府学考试场所,入清以后,成为苏省、皖省两地乡试的考场。
陈默最挂念的还是北馆一楼的号舍区。
看着眼前一个个如同集装箱式的格子间,陈默和许星晚人都麻了。
旁边还有介绍,每间号舍高2米、深1.33米、宽1米。
乡试连续3场,每场3天,考试一共9天6夜,考试、吃饭、睡觉都在小小的格子间里进行,甚至运气不好分为号舍的尾部还有粪桶伴随。
“想想还是现代幸福啊。”
许星晚看着号舍,一想到古人在这里考试的场景,敬佩道:“9天都待在这里,得多煎熬啊?”
陈默深以为然道:“要不怎么说每考一次试都得脱一层皮。”
亲眼看到这个考场,陈默真的能理解为什么有些考生考着考着人就疯了。
这么狭窄的空间,加上压力大,题目也难,逼疯人完全可能。
许星晚好奇问道:“这个晚上要怎么睡觉?”
“看到这两块板子没?”陈默指着上面那块大木板道:“白天的时候在上面考试,等晚上就取下来跟sp; “可这长度也很短吧?”许星晚比划了一番,愣愣出神。
“那就不知道了。”
陈默摇头,胡乱猜测道:“可能蜷缩着睡?也可能伸直把脚露在外面睡?”
“要不怎么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相比现在的高考,古代的科举考试那才叫真正的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
首先得透过县试、府试、院试三轮童生考,再闯乡试、会试、殿试。
仅有极少数人能够脱颖而出,获得功名。
大多数耗费了二三十年的光阴,最终只能空悲切,白了少年头。
ps:已修改好,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