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古代高定:镇馆之宝银缕玉衣!(第2页)

 南博馆藏文物433265件套,珍贵文物222973件套,珍贵文物数量居国内第二,镇馆之宝共有18件,按年代从新石器时代到民国。

 (南博-部分镇馆之宝)

 就像鄂省博物院的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和尊盘,湘省博物馆的大禾人面纹方鼎、马王堆一系列出土文物和辛追夫人湿尸。

 南博的镇馆之宝里热度高且含金量高的其实不多,大概就是西汉时期的金兽、东汉时期的银缕玉衣以及明代的金蝉玉叶和坤舆万国全图。

 “据我所知,南博一般只会展出8-9件镇馆之宝,”李导边走着路,边思考回答道:“应该只有银缕玉衣和金蝉玉叶在,另外两个不知道是没放出来还是‘出差’。”

 徐子清眨了眨剪水双瞳,惊讶道:“镇馆之宝还能出差吗?”

 “咳咳,”李导尴尬解释道:“就是被别的博物馆借走了。”

 “还会回来的吗?”

 “大多数时候肯定会还回来的,除非……被国博借走了。”

 “国博怎么跟反派一样的?!” 徐子清愤愤不满的样子,让在场三位男士心照不宣的望天。

 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

 国博靠“借”,上博靠买,陕博靠挖。

 别的是有借有还,国博的话,借了之后还就需要慢慢等着吧。

 这就导致不少人出去旅游,参考当地博物馆的时候,发现镇馆之宝大半都在“出差”中,然后看了个寂寞。

 还不如直接去国博,可以览尽全国珍贵的文物,啧啧,多方便。

 在历史馆的3号展厅,陈默终于看到银缕玉衣了!

 这尊银缕玉衣像是一个躺着的人,有眼盖、鼻塞、耳塞和口含,甚至下腹部有罩生殖器用的小盒和肛门塞。

 不过是身穿着玉片,说实话看起来有点神奇又诡异。

 有玻璃罩保护着,所以观察都只能透过玻璃,不然光是一些熊孩子就能毁了这些稀世文物。

 李导侃侃而谈介绍着这件银缕玉衣的来历,出自1969年的徐州东汉彭城王墓,由2600余块和田玉片和800克银丝编成。

 在东汉时期,实行了严格的玉衣等级制度,帝王驾崩时穿金缕玉衣,诸侯王死去只能穿银缕玉衣,一般的贵族和长公主则是穿铜缕玉衣。

 选择玉石的原因是汉代有着“玉能护魂”的丧葬观念,后面汉代以后就废除了这个玉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