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江州司马白居易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yyun?”

 赵樱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后面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陈默想了想,可能是赵樱初中毕业就去美国读书的原因,手机给对方传送了那两个字,耐心解释道:

 “氤氲,形容水气弥漫流动,而前面的灵山便是指庐山。”

 “大概意思是:这庐山的景色多么的壮美,烟云与水气融成一片。”

 “喔喔,好有文化的样子。”

 赵樱看向陈默的目光充满钦佩:“你还会作诗啊,好有才华!”

 “我哪有这水平...”

 陈默尴尬道:“这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诗,诗名《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我对这首诗没什么印象,”赵樱看着陈默,嘻嘻道:“你可以给我吟诵一遍吗?”

 “可以。”

 这种简单的请求陈默不至于拒绝,干脆往前走路的同时轻声吟诵着。

 “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这首诗是陈默查庐山资料的时候看到的,感觉很有意境,描述的都是庐山的瀑布之景。

 没想到今天早上没有见到瀑布,但亲身体验了最后一句。

 “其实庐山云雾气象挺频繁,平均每年会出现133天,往往都是雨后或者早晨的时候,我们的运气还挺不错的。”

 说着,陈默脑海里忍不住拿庐山的云雾与杭州的西湖相比。

 “杭州的西湖有一句话叫做:晴西湖不如雨西湖,雨西湖不如雪西湖。”

 “如果要评价庐山的话,我觉得晴庐山不如雾庐山。”

 讲到后面,陈默笑了笑。

 晴朗的庐山拍照好看,但云雾所笼罩的庐山就不一样了,飘渺神秘,给游客的感觉更独特!

 这点是别的地方难有的体验。

 “我也觉得起雾后更有趣味性。”赵樱点头表示认可。

 随后,她又问道:“好像古代写庐山的诗人不少?”

 “光是苏轼和李白的这两首都是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

 “像庐山、黄山、泰山这种名山都是老祖宗千年严选的,历史上留下笔墨的文人不计其数,”陈默说到这特意顿了顿,他忽然想到另一位大诗人,故意考问赵樱道:

 “其实除了这两位大佬,还有一位大佬也留下一首名气极高的诗,看你知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