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两代人的变化,苏晓晨两度破防
他感觉自己当老师当一辈子,一年收入都不可能达到七百万的十分之一。
既然工资都这么搞,就业环境吊打国内,怎么还会有不好的地方?
苏晓晨迫切的问道:“那不好的地方在什么方面?”
赵樱眨了眨眼睛:“除了适合工作这点,其他都是不好的地方呀。”
“怎么可能......”
苏晓晨一副不相信的模样。
赵樱道:“怎么不可能?”
“美国那里啥都贵,没什么好玩的地方,除了奢侈品店别的毫无逛一逛的欲望。”
“尤其是中餐馆,又贵又不好吃,随便一个双拼盖饭收我30美刀,你们敢信?这个价格在国内都可以吃重庆火锅了!”
赵樱接着吐槽道:“还有纽约的闹市区,排成一条长龙的奶茶店,走过去一看,卖的是我小时候喝过的那种大塑胶罐子的粉冲香芋奶茶、咖啡奶茶、哈密瓜奶茶……”
“幸好去年喜茶这些进入美国市场,不然我都快疯了!”
赵樱是没办法,当初跟着父母去美国,就是分家产把海外的产业分给了他家。
这次结束假期回去后,便要直接去家族企业。
像这次回国内待这么久,以后恐怕难了。
想到未来的日子她悲痛万分。
国外哪有国内的消费舒服和方便,尤其是一杯奶茶用上红包到手10元左右(2024年),国外都是五六美刀起步。
倒是这个给赵樱唤醒一些记忆。
她哭笑不得道:“我住的那片也有一些定居的国人,有家孩子七八岁的时候带回国待了一阵子,要走的时候哭着喊着要留下来。”
“现在跟过去不一样了,上一辈人从国外回来叫衣锦还乡,我们这代人是在外面受苦受累不容易,回国好好享受。”
说着这些,赵樱感慨不已。
国家这些年的变化真的大,或许这就是强大的意义。
让出去的人,又想要回来了。
然而苏晓晨有股滤镜全碎的感觉。
缓了会后,脸色还是有点难看,他费解道:“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有不少人从美国回来又说美国的好?”
陈默抿嘴一笑:“这题我会。”
“一般这么说的,都是不能留在那里的人,才会吹捧他们的精神故乡。”
真正的人才都是两国之间来来去去自由。
只有能力不够优秀,越是缺什么,越是渴望,以及盲目吹捧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