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初见李知遥,木雕坊立大功(第2页)

 “好的。”

 目视着李知遥的背影,陈默觉得对方这位本镇传奇人物挺有意思的。

 李晓夏低声道:“陈默哥,你说那位谢总会买我们的木雕作品吗?”

 陈默能感受到对方的那股不自信,长期处于打压式教育,加上现在手雕市场不景气,感到不安很正常。

 可他还是安慰道:“肯定会的,木雕技艺是老祖宗留下的,哪里是机雕能媲美的?”

 “只要这位谢总懂得欣赏,怎么会空手离开呢?”

 “但愿吧。”李晓夏看了看五人团的背影,内心里焦虑的情绪不断滋生。

 约莫十几分钟后,陈默跟李晓夏聊得差不多,也加了个绿泡泡,正打算回小馆,不想李知遥一行人就在门口边讨论着。

 只是李知遥和夏夏师父的脸上不太轻松。 尤其是李知遥一直在说个不停,待走近才发现是那位谢总参观完采购的意愿不太强烈,手雕价格太贵了,精品手雕尤其是挂酒店装饰这种,体积不小,动辄几千上万元。

 而机雕的价格连手雕的五分之一都不到,性价比没法比。

 而李知遥跟他的朋友则是在劝说中,效果看起来一般。

 陈默本该无视走过的,但不知道怎么的动了恻隐之心。

 非遗的传承工作太难了,16个学徒就剩下一个,就这个独苗也打算放弃了。

 现在的许多非遗技艺,在过去想学都不教。

 甚至要求还很多,什么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

 到了现在,不是特别赚钱的,想传都没人愿意来学了。

 这就是时代的变化。

 自打踏上旅途,陈默求的就是一个念头通达。

 当即向前两步,同时道:“谢总,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这位是?”谢总看了看陈默,迷茫地看向李知遥。

 “他是……”陈默突然的出现让李知遥蒙了蒙,一时间有些难以开口。

 难道说是云栖小院的房客吗?

 陈默不以为意,从容淡定的笑道:“谢总经营的高端艺术酒店是吧?那我们正好是同行了。”

 “同行?”

 谢总上下打量着陈默,年纪轻轻的,帅是不假,但讲话未免没有点分寸?

 还同行,简直是笑掉大牙。

 “敢问是哪家酒店的同行呢?”

 “不知道谢总有没有听过南京丽思卡尔顿酒店,嗯,还有厦门华尔道夫酒店、丽江大研安缦酒店也是。”

 “???”谢总直接被沉默。

 开玩笑呢?

 丽思卡尔顿、华尔道夫、安缦,这三个品牌都是奢侈五星。

 尤其是最后的安缦酒店。这家可不简单。

 整个国内市场上,能用败退

 ”

 ……

 ……

 法喜寺的游客更加年轻化,其中以女性居多,是最近求姻缘比较热门的网红寺庙。(ps:身边很多姐妹去了以后就脱单了,如果是给对方求更灵验)。进门右手边“法物流通处”可以购买网红御守,都是开过光的。小御守20/元一个,大的30/元一个。

 法喜寺的斋菜很好吃,我记得是5元/人。法喜寺逛完一圈大概2-3个小时。所以可以早上法喜寺,吃完法喜寺的斋菜。下午去灵隐寺(ps:现在还在疫情期间,可能不对外开放。门口有面馆、烤肠之类的价格小贵)

 法喜寺的门票:10元/人送3支香

 而法喜寺虽然庙宇较小,却一样庄严肃穆。殿宇布局错落有致,黄墙黑瓦,环境清幽,尤其是因为依山而建,古建筑的屋檐层层叠叠,颜值也并不低。

 相比于灵隐寺,法喜寺则被挖掘出几处“网红打卡机位”,即使是手残党照着教程都能轻松拍出意境唯美的古风大片。

 殿宇前的台阶、寺庙两侧的楼梯长廊、黄墙与红门以及寺庙内的五百年玉兰花等等,博主们认真推荐的打卡机位,在节假日甚至需要寺庙安排专人驻守,在这里拍照可以将寺庙、远处的山、以及人全部以恰当且美好的形式框入镜头中。

 枫岭古道

 秋风起,早霜落,红林尽染。

 灵隐管理处园林科专家戴志祥说,这一带原本叫“枫树岭”,也叫“唐家坞”,岭上观景最佳的时候,就是现在这个季节。古人还给这里取了一个意境清雅幽美的名字,叫“枫坞霜红”,是原上天竺八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