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断命童谣(第3页)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去,仿佛隔着重重庭墙,也能听见西街上的喧闹。
 




    西街雁南巷街面虽不宽,却人头攒动,茶铺门前的方桌上坐着几个茶客,里头一个妇人正不慌不忙地往盏中注水,一边烹茶一边招呼客人:“三位的桂花糕好了,稍等片刻,热茶就上。”
 




    门外有两人挑着担子吆喝,几个孩子围着小摊跑来跑去,吵闹声夹着笑语。
 




    “老板娘,来一壶茶,一盘豆酥。”
 




    “您稍等。”妇人抬眸望去,只见一老道士已端坐桌前不停捋着须子。
 




    他须发花白,身侧放着一柄桃木剑,腰间挂着数串铜钱与破旧符袋,与旁人迥然有别。
 




    那老道士刚端起茶盏,旁边一桌的茶客便低声惊呼了一句:“咦,那不是前些日子预言通州暴雨的那位道长?”
 




    “哪个道长?”
 




    “就那白眉天师,通州暴雨前好几日他就放出预言,还被人当成疯子。”
 




    “真的假的?”
 




    “听说他会开天眼,说的话都灵得很。”
 




    几人顿时往那边望去,小摊一下子热闹起来,有人忍不住扬起声调:“啧,真是他?这么大的本事,怎么跑到咱这儿来了?”
 




    有个实在忍不住的,端着茶碗凑过去问:“道长今日可有预言?可有观到什么天象要变?”
 




    白眉抬眼看了他一眼,笑眯眯地放下茶盏,道:“天象之事,岂是常人能懂?”
 




    那人被他这一句唬住,正欲退开,又听白眉慢悠悠补上一句:“不过今儿个来,倒也不是全无因由。”
 




    白眉捋着胡子,瞥了那人一眼,神神叨叨地叹了口气:“唉……我昨日夜里开了天眼,瞧见一场不详的凶象。”
 




    那茶客惊得半蹦起来:“开天眼?!天师果然又有感应?!”
 




    他声音本就洪亮,这一喊立刻引来周围桌上数人的侧目。
 




    “什么?白眉天师又算出啥事啦?”
 




    “上回说通州要暴雨,结果一字不差!这回又是啥?”
 




    “凶象?哪儿的凶象?是要死人吗?”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刹那间竟聚起一圈人来。就连街角挑担子的贩夫、店门口打盹的孩子都凑上来,纷纷探头张望。
 




    白眉眯了眯眼,望着人越围越多,摸着下巴慢条斯理地喝茶,边喝边道:“昨夜星落西南,我得了几句箴言,隐隐指着一桩血光之灾。”
 




    围观的众人听得心痒难耐,有个后生当即从怀里掏出纸笔,一把递到桌上:“天师,写下来罢,咱们这些粗人也好记一记。”
 




    “就是啊,您写一写,我回去给娘念念,她前几天还梦见水淹了炕呢!”
 




    “这年头,箴言比官话管用。”
 




    白眉摇头笑了笑,仿佛推拒又忍不住装模作样地取了笔,蘸墨后在纸上慢悠悠写。
 




    笔划落定,墨迹未干,就有食客迫不及待地凑过去,照着念了出来。
 




    “一船银,写双账,一本真,一本谎。赤印郎,漕舟上,银没了,命也丧。高门笑,夜心凉,断竹篙,杜家亡。”
 




    “这说的是谁?”
 




    “杜家?哪个杜家?”
 




    一时间议论纷纷,惊疑四起。
 




    白眉却只是摇着蒲扇,闭目靠椅,一副天机已泄、不便再言的模样。
 




    众人越念越顺口,一时间连巷口卖糖的老婆婆也歪着头听了两句,咂嘴说:“怪了,倒像小时候哄人睡觉的童谣。”
 




    偏这时,店外两个孩子追逐着跑了进来,一个扎着羊角辫的丫头边跑边学着大人腔调喊:“高门笑,夜心凉!”
 




    引得众人哄笑,另一个小男孩也跟着念了一遍。
 




    “这孩子倒学得快!都能背下来了。”
 




    “你别说,这调子还真顺。但这话听着晦气……”
 




    白眉只是慢悠悠地抿了口茶,神情安然。
 




    风从西街吹过,将孩童的清唱、茶客的议论,一并带出茶铺,洇进长街深巷。
 




    几个追逐嬉闹的孩童你一言我一语地接着唱下去,唱得街角卖馄饨的、挑担子的都停下了手中活计,侧耳听了听。
 




    “断竹蒿,杜家亡!”
 




    “杜家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