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调色手札复堂堂
2. 第 2 章
或许是冥冥中自有天意,那日下聘后不久,问名时来了好些赵氏的家眷,陪同赵乡绅夫妇进了秦家。
骆抒再嫁之身,不用如未嫁少女那般呆在闺阁,而是大大方方出来迎客。
另一遭是许多债主听闻有五百贯的聘财,直接就在秦家等着要债。
见状,赵家一位脸长颊凹的婶母讥讽骆抒,“也是你命好,得我们泓济如此厚待。若换了旁人,只怕要倾家荡产,说不得还要……”
未尽之言自是难听,可倘若不是她出言不逊,骆抒压根儿不会注意到此人,更不会一眼便看到那位婶母身上一个簇新的白丝绣花香囊。
香囊暗纹与那批生丝经纬密度竟一模一样。
“婶母香囊好生精致,可否借我一观?”骆抒小心翼翼地套话,拿到香囊之后更是确定心中所想,又听这位婶母说,“这个香囊用的料子极珍贵,可是你叔叔不远千里从江南给我带回来的呢。”
其实并非,丈夫嘱咐过那生丝动不得,可是她没见过这样好的料子,悄悄留下一块,做了这个香囊。
没想到,连秦家布行见惯布料的骆氏,都给震住了。
想也是当然了,赵家的富贵岂是这样的人家能比,也就这个骆抒长出幅祸害面孔,勾得泓济非要娶她不可。
骆抒淡淡笑了,“不知叔叔排行,以后过门,婶母可别烦我的请安。”
赵家婶母见她还算上道,刻薄脸上扬起得意,“你叔叔是泓济叔公的三儿子,泓济喊他三堂叔呢。”
随后,还向这位婶母套出了这位三堂叔的长相。
多亏这婶母多嘴,骆抒本想快快去查,后来事态急转直下,婆母秦氏入狱,她腾不出手。
直到上京前,她托付老家一位叔叔,定要拿到赵家族谱。
审刑院内,杜议官的思绪已被骆抒牵着走了,他没想到事态发展如此离奇,“实证在哪儿?”
骆抒从行囊中摸出一本厚厚的族谱,“赵家族谱在此,白纸黑字,赵家郎君的偏房三叔赵全就是那位廖姓布商。”
韩雨钟干脆离席,走到骆抒身边接过族谱,果然在赵泓济这支的隔房找到了赵全这个名字。
他脸色严肃,厉声问道,“赵郎君,这族谱可是真的?”
证据在此,赵泓济脸色灰败,又不能否认,“确是学生的族谱。”
“好”,韩雨钟转而向骆抒发问。
“那骆娘子,又如何能断言赵全就是廖布商呢。”
骆抒心口跳得飞快,“自是有字迹为证,大人可否记得,刚才民妇拿出的契书,上面有廖布商的亲笔。而且还有廖布商的右手拇指画押,也与族谱上无误。”
杜议官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他都有些佩服这位骆娘子了,不仅孤身闯入审刑院,手中又证据充足。
兴许这桩杀人案背后真的有另因。
韩雨钟令左右法直记下物证,冷声说道,“赵郎君,一边生丝物证确实,一边是人证符合,这可说明你们赵家脱不了干系了。”
赵泓济没想到骆抒能查到如此多,忍不住气急败坏,“生丝一事或许是我家中长辈自作主张,可秦氏杀人,板上钉钉。我父亲为人和善,若不想许婚,退了聘财两厢便宜,要不是她们侵吞聘财逃婚,我父亲何至于去追,又何至于命丧她手!”
这话也有道理,这五百贯没有退还,始终是骆氏理亏。
这也是陈留县最后判死的理由,为钱财杀人。
骆抒脸色一变,正好落入赵泓济眼中,他知晓那五百贯早就被用来还债,骆抒是绝对拿不出钱来的。
可下一刻,骆抒从包袱中摸出五张百贯银票,“聘财在此,民妇与阿姑绝无骗婚之意。”
骆抒再嫁之身,不用如未嫁少女那般呆在闺阁,而是大大方方出来迎客。
另一遭是许多债主听闻有五百贯的聘财,直接就在秦家等着要债。
见状,赵家一位脸长颊凹的婶母讥讽骆抒,“也是你命好,得我们泓济如此厚待。若换了旁人,只怕要倾家荡产,说不得还要……”
未尽之言自是难听,可倘若不是她出言不逊,骆抒压根儿不会注意到此人,更不会一眼便看到那位婶母身上一个簇新的白丝绣花香囊。
香囊暗纹与那批生丝经纬密度竟一模一样。
“婶母香囊好生精致,可否借我一观?”骆抒小心翼翼地套话,拿到香囊之后更是确定心中所想,又听这位婶母说,“这个香囊用的料子极珍贵,可是你叔叔不远千里从江南给我带回来的呢。”
其实并非,丈夫嘱咐过那生丝动不得,可是她没见过这样好的料子,悄悄留下一块,做了这个香囊。
没想到,连秦家布行见惯布料的骆氏,都给震住了。
想也是当然了,赵家的富贵岂是这样的人家能比,也就这个骆抒长出幅祸害面孔,勾得泓济非要娶她不可。
骆抒淡淡笑了,“不知叔叔排行,以后过门,婶母可别烦我的请安。”
赵家婶母见她还算上道,刻薄脸上扬起得意,“你叔叔是泓济叔公的三儿子,泓济喊他三堂叔呢。”
随后,还向这位婶母套出了这位三堂叔的长相。
多亏这婶母多嘴,骆抒本想快快去查,后来事态急转直下,婆母秦氏入狱,她腾不出手。
直到上京前,她托付老家一位叔叔,定要拿到赵家族谱。
审刑院内,杜议官的思绪已被骆抒牵着走了,他没想到事态发展如此离奇,“实证在哪儿?”
骆抒从行囊中摸出一本厚厚的族谱,“赵家族谱在此,白纸黑字,赵家郎君的偏房三叔赵全就是那位廖姓布商。”
韩雨钟干脆离席,走到骆抒身边接过族谱,果然在赵泓济这支的隔房找到了赵全这个名字。
他脸色严肃,厉声问道,“赵郎君,这族谱可是真的?”
证据在此,赵泓济脸色灰败,又不能否认,“确是学生的族谱。”
“好”,韩雨钟转而向骆抒发问。
“那骆娘子,又如何能断言赵全就是廖布商呢。”
骆抒心口跳得飞快,“自是有字迹为证,大人可否记得,刚才民妇拿出的契书,上面有廖布商的亲笔。而且还有廖布商的右手拇指画押,也与族谱上无误。”
杜议官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他都有些佩服这位骆娘子了,不仅孤身闯入审刑院,手中又证据充足。
兴许这桩杀人案背后真的有另因。
韩雨钟令左右法直记下物证,冷声说道,“赵郎君,一边生丝物证确实,一边是人证符合,这可说明你们赵家脱不了干系了。”
赵泓济没想到骆抒能查到如此多,忍不住气急败坏,“生丝一事或许是我家中长辈自作主张,可秦氏杀人,板上钉钉。我父亲为人和善,若不想许婚,退了聘财两厢便宜,要不是她们侵吞聘财逃婚,我父亲何至于去追,又何至于命丧她手!”
这话也有道理,这五百贯没有退还,始终是骆氏理亏。
这也是陈留县最后判死的理由,为钱财杀人。
骆抒脸色一变,正好落入赵泓济眼中,他知晓那五百贯早就被用来还债,骆抒是绝对拿不出钱来的。
可下一刻,骆抒从包袱中摸出五张百贯银票,“聘财在此,民妇与阿姑绝无骗婚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