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调色手札复堂堂
10. 第 10 章
韩雨钟请她明日来审刑院,拜见过吕相公后,再告诉她。
翌日,骆抒赶到审刑院,心里颇为感慨,之前来是苦主,这次来就是做工了。
周围进进出出都是男子,独她一个,很是显眼。
昨日那小吏见她进门,还赶忙拦着她,“你终于没钱过不下,要闯进去叫大人们赔你钱啦。”
骆抒哭笑不得,“不是,我是韩大人聘进来做事的。”
此言一出,那小吏不住地打量她,“原来就是你,你可不知道,你人没来,已经招过一波腥风血雨了。韩大人可是说,你有真本事,可千万别打他的脸。”
不管对方是好意告知还是阴阳怪气,骆抒都谢过他,然后抚平衣裙的褶皱,稳住步伐,朝里头走去了。
吕相公和韩雨钟都在,不止他俩,周围还有许多没见过的生面孔。
众人一看向她,都是一幅吃了苍蝇说不出话来的样子。
有一人情绪激烈,“审刑院牝鸡司晨到这个地步,竟公然让女子进来与我等做同僚。我没颜面做官了,就这辞去,吕相,千万别劝我。”
吕相公低头喝茶,眼皮都没撩,“那你上书请辞吧,我就不留你了。”
那人没想到吕相公如此维护她,嘴里就要说些难堪的话。
吕相和这些人都是长年的交情,阻止他那些放屁的言论,“牝鸡司晨?如今宫里皇后娘娘也时常听政,你不知道?哦,你上不了朝。民间,远的不说驻守边防的华夫人,就说益州也有女子在织造司当差的。这些你怎么不论,这位骆娘子是我请来在审刑院鉴别物证的,手艺我已考量过,此事我作保。而且韩大人也推荐她得,韩大人你来说说。”
被点到名的韩雨钟先是给了骆抒一个安抚的笑,再向众同僚开口,“我先说说,各位可知如今审刑院堆积了多少案子,每年三千八百十一笔起,还在不断增加。这些案子要经由审刑院检阅过,才能开堂审理。大理寺在催,刑部也在催,这几千笔案子的物证都要一一验过,各位也知道,光凭我们这些人恐怕是做不完的。”
一说到差事,众人嚣张起来的气焰又单下去了,都知道公事是公事,吃喝玩乐才是私事。有哪个工夫,何不饮酒作诗快活去。
但还是有人反对,“从外面聘人来做事也就罢了,为何不是男子,偏偏是一个寡妇?”
他话说得难听,激得韩雨钟喝道:“吕相已说了,聘的不是骆娘子,而是骆娘子的手艺。”
吕相公是两朝元老,被陛下倚重才做的知院事。旁的人不知道,他心里却清楚,审刑院本是为了制衡大理寺才设的,将来总有一天权柄总要归还到大理寺去,届时,这些人去留还不知如何呢。
有哪个工夫吵闹,还不如做实事呢。
他老人家语重心长,“你惯是多心,这件事我已经禀告陛下了,陛下愿意,我愿意,这位骆娘子你愿意吗?”
正被争吵吓得不敢说话的骆抒,忙点头,“我愿意。”
得了她肯定,吕相一锤定音,“都愿意,这事就这么定了。你不愿意,那你去找陛下说。”
众人闹哄哄了一阵,都拂袖去了。
不一会儿,堂中仅留下她们二人。
骆抒没想到这么简单就过关了,用眼神询问韩雨钟。韩雨钟笑着解释,“吕相不止是知院事,还是端政殿学士,是陛下的肱股之臣。”
“如此,便妥了吗?”骆抒有些紧张。
韩雨钟打趣,“难道娘子现在退缩了?”
骆抒涨红了脸,轻声否认,“不是,只是有些不习惯。”
谁能习惯呢,几个月前还是陈留的布商娘子,如今跟男人们一起出入衙门了。
翌日,骆抒赶到审刑院,心里颇为感慨,之前来是苦主,这次来就是做工了。
周围进进出出都是男子,独她一个,很是显眼。
昨日那小吏见她进门,还赶忙拦着她,“你终于没钱过不下,要闯进去叫大人们赔你钱啦。”
骆抒哭笑不得,“不是,我是韩大人聘进来做事的。”
此言一出,那小吏不住地打量她,“原来就是你,你可不知道,你人没来,已经招过一波腥风血雨了。韩大人可是说,你有真本事,可千万别打他的脸。”
不管对方是好意告知还是阴阳怪气,骆抒都谢过他,然后抚平衣裙的褶皱,稳住步伐,朝里头走去了。
吕相公和韩雨钟都在,不止他俩,周围还有许多没见过的生面孔。
众人一看向她,都是一幅吃了苍蝇说不出话来的样子。
有一人情绪激烈,“审刑院牝鸡司晨到这个地步,竟公然让女子进来与我等做同僚。我没颜面做官了,就这辞去,吕相,千万别劝我。”
吕相公低头喝茶,眼皮都没撩,“那你上书请辞吧,我就不留你了。”
那人没想到吕相公如此维护她,嘴里就要说些难堪的话。
吕相和这些人都是长年的交情,阻止他那些放屁的言论,“牝鸡司晨?如今宫里皇后娘娘也时常听政,你不知道?哦,你上不了朝。民间,远的不说驻守边防的华夫人,就说益州也有女子在织造司当差的。这些你怎么不论,这位骆娘子是我请来在审刑院鉴别物证的,手艺我已考量过,此事我作保。而且韩大人也推荐她得,韩大人你来说说。”
被点到名的韩雨钟先是给了骆抒一个安抚的笑,再向众同僚开口,“我先说说,各位可知如今审刑院堆积了多少案子,每年三千八百十一笔起,还在不断增加。这些案子要经由审刑院检阅过,才能开堂审理。大理寺在催,刑部也在催,这几千笔案子的物证都要一一验过,各位也知道,光凭我们这些人恐怕是做不完的。”
一说到差事,众人嚣张起来的气焰又单下去了,都知道公事是公事,吃喝玩乐才是私事。有哪个工夫,何不饮酒作诗快活去。
但还是有人反对,“从外面聘人来做事也就罢了,为何不是男子,偏偏是一个寡妇?”
他话说得难听,激得韩雨钟喝道:“吕相已说了,聘的不是骆娘子,而是骆娘子的手艺。”
吕相公是两朝元老,被陛下倚重才做的知院事。旁的人不知道,他心里却清楚,审刑院本是为了制衡大理寺才设的,将来总有一天权柄总要归还到大理寺去,届时,这些人去留还不知如何呢。
有哪个工夫吵闹,还不如做实事呢。
他老人家语重心长,“你惯是多心,这件事我已经禀告陛下了,陛下愿意,我愿意,这位骆娘子你愿意吗?”
正被争吵吓得不敢说话的骆抒,忙点头,“我愿意。”
得了她肯定,吕相一锤定音,“都愿意,这事就这么定了。你不愿意,那你去找陛下说。”
众人闹哄哄了一阵,都拂袖去了。
不一会儿,堂中仅留下她们二人。
骆抒没想到这么简单就过关了,用眼神询问韩雨钟。韩雨钟笑着解释,“吕相不止是知院事,还是端政殿学士,是陛下的肱股之臣。”
“如此,便妥了吗?”骆抒有些紧张。
韩雨钟打趣,“难道娘子现在退缩了?”
骆抒涨红了脸,轻声否认,“不是,只是有些不习惯。”
谁能习惯呢,几个月前还是陈留的布商娘子,如今跟男人们一起出入衙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