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 11 章(第3页)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位器宇轩昂的青年。
 




    直到有人指出,这画上是二十年前在宫中暴毙的昭靖太子。
 




    这下满城哗然,相同的死法,让人直言白融之死是昭靖太子来索命了。
 




    这下,鬼画师的名头就更响了。
 




    韩雨钟补充说道:“此案上达天听,陛下震怒,说一定要抓到幕后真凶,还汴京一个安宁。”
 




    其实陛下还对吕相说,真要索命也不会索他一个小小画师的命,坊间传言真是可笑可恨。
 




    骆抒接着往下看,当时主审此案的是大理寺。大理寺能人众多,很快将就凶嫌缉拿归案那位凶手同是画院待诏,死不认罪,因此此案一直悬而未决,只能由大理寺移交审刑院复核。
 




    韩雨钟等她看完,领她去了库房,“这里按甲乙丙丁的顺序摆放着案子的物证,你顺着编号找过去便是。这个案子,我来审理证人证言,你便负责勘验物证。”
 




    骆抒点点头,她刚刚已在卷宗上看见了记录在案的物证,包括名称、样式、尺寸、颜色等等。
 




    韩雨钟所说的勘验,便是由骆抒检查,是否与卷宗所述一致。
 




    鬼画师案的物证不多,第一个便是凶器——白融胸口中的那一刀。
 




    这是一把普通制式的匕首,没有任何的记号,上面还残留着白融的血迹。
 




    骆抒一厘厘看过去,确定这是人血,长久放置导致的黑沉痕迹也符合时间。
 




    “根据卷宗所写,这把匕首白融家人都见过,是他平素用来裱画的工具。”
 




    骆抒跟着韩雨钟分析,“也就是说凶手是随手拿的,并不是自己带来的。”
 




    韩雨钟点头,“对,但凶器就失去了它的作用,没有办法锁定真凶。”
 




    因为进入过画室的人,都可能抄起这把匕首,杀了白融。
 




    下一件物证是一卷画,想起传言,骆抒有些害怕,“这就是那幅皇太子游春图吗?”
 




    韩雨钟点点头,两人都有些不敢呼吸。骆抒是觉得有些不吉利,但看韩雨钟脸色凝重,不由问道:“你怕鬼啊?”
 




    韩雨钟无奈,“我不怕,只是觉得这幅画有些邪门。”
 




    但骆抒还是缓缓揭开了这幅皇太子游春图,这一看,倒理解了鬼画师的名头。
 




    因为这幅画真是太美了,远山重叠着数个峰头,向下是层林尽染、丹朱叠翠。春色如醉,渐渐向下方洇开,直到一座依山而建的禅院出现,越过禅院的牌楼门,向下是层层石阶,皇家仪仗正护卫着一个玄色翟衣的人拾阶而上,仪仗蜿蜒,似乎没有尽头,显现出这人身份地位的崇高。
 




    这幅画用色得益、笔触细腻,而且很富有感情,就像是亲临当年皇太子游寺赏春一般。就连骆抒这样不懂画的人看了,也明白这必是精品。
 




    两人看来看去,很想从画里看出一些玄妙来,骆抒甚至从颜料的种类开始看起,单色、混色、笔触、墨痕……
 




    正当她要看出点东西时,有人突然从他俩背后发声,“你也很应该去学画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