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第 13 章

    韩雨钟奇道:“这作何解呢?”
 




    襦裙上的颜料复杂,只能说明襦裙的主人更能接触到这些颜料而已。而且襦裙的主人乃是白融的妻子钱氏,妻子帮着丈夫打理画室也无可厚非。
 




    骆抒摇摇头,“虽说这四件衣物上都沾染上了颜料,却各有不同。这件粉色襦裙和颜料物证完全一样,色泽、干燥裂开的痕迹都一模一样。而且她还……”
 




    她为求谨慎,“但还需看过这位娘子的证言才是。”
 




    白融的妻子钱氏也曾是大理寺认为排行第二的凶嫌,她与白融之间的关系并不和睦。这点由白家二老佐证,七年前两人成婚时还有过蜜里调油的新婚期,后来钱氏生下女儿白桦后,夫妻之间慢慢只剩下冰冷疏离。父母曾想劝两人再生育一个男孩缓和关系,却被钱氏断然拒绝。之后钱氏便带着女儿白桦和白融分房别居,平日里也不常说话。
 




    中元节当晚,二老见到钱氏主动进了白融的画室,还一阵欣喜,觉得钱氏回心转意,能早日抱金孙了。
 




    没成想,钱氏呆了不到一刻钟便出来了。二老孙子梦碎,直言钱氏有了二心,不如留下女儿,两家分手,各自婚娶去吧。公婆围着儿媳孙女吵个不停,钱氏也哭泣心碎。这也是为何父母直到半夜才发现白融身死。
 




    “她可有说,为何进入白融的画室?”骆抒问道。
 




    韩雨钟答道:“钱氏证词,当夜是中元节,她生怕白融再次冲撞鬼神,想劝他早点休息。无奈白融不听,还将她轰了出来。”
 




    “再次冲撞鬼神?说的是画魂?”骆抒又问。
 




    “对的,白融不仅在画院里宣扬画魂的事,家中众人也知道他被鬼上身。为了结此事,他父母还请来上清观的道士游雀做法事驱鬼。”
 




    “若钱氏是这个理由,倒也站得住脚。”
 




    韩雨钟又补充,“这个妇人经受过数番大理寺的询问,都没有露过疑点。大理寺那边也逐渐减轻了她的嫌疑。”
 




    可骆抒另作他想,她嫁过人,知道妇人若与丈夫关系不睦到了长年分房的地步,是不会关心对方早睡与否,会被鬼神冲撞与否的。
 




    就像她家秦阿姑,说起死去的公公时,还得啐一口说死的晚。
 




    她刚才还发现了一个关键疑点。
 




    “钱娘子证言中说当晚她只去过一次吗?”她取下那件粉色襦裙,将沾有颜料的地方绷到框下,点亮一盏油灯,布料在光照下变得透明,唯有颜料覆盖的地方厚重,无法透光。
 




    “韩大人,能看出来吗?”
 




    骆抒指着这块厚斑,朝着韩雨钟的方向,方便他看。
 




    随着骆抒不断动作,将光源照耀布块的每一处,韩雨钟突然发现了什么。
 




    颜色……
 




    骆抒取出之前那批颜料,拿出一块新的白布模拟粉色襦裙上的颜料顺序,一一涂抹了上去。
 




    又将这块新布放在光下同粉色襦裙对比,不同的是,这块白布能透出微微的光。
 




    韩雨钟恍然大悟,“襦裙上的颜料要厚得多。”
 




    骆抒解释,“是的,从色泽和厚薄来看,襦裙上的颜料是分两次沾上去的。可是一般人不小心沾到一次便罢了,怎么会在相同的位置沾上第二次呢。”
 




    她摆弄颜料的时候,皓腕也沾上了一抹朱砂红,白白的肌肤上红色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