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第 17 章(第3页)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看很多没用上,丢掉又可惜了,这才拿走的。”
 




    她担心问,“这算公中的东西,不能拿吗?”
 




    韩雨钟板起脸,“公中拿钱买的,自然是公中的东西,不能拿。”
 




    “啊!这可怎么办?”骆抒紧咬下唇,“要不,我赔吧。”
 




    韩雨钟看了一会儿她脸蛋红红的模样,才笑起来,“我吓唬你的,一块糕点有什么。”
 




    骆抒的手瞬间收回去,“大人!”
 




    语气里带着嗔怒。
 




    韩雨钟缓缓停下马车,“路边有汤饼摊子,吃一碗再走吧。还是娘子乌麻糕吃饱了,吃不下?”
 




    听他揶揄自己,骆抒轻步下了车,“大人所请,我自然吃得下。”
 




    这是去汴京城的大道,路边民居多,支起的小摊也多。韩雨钟寻了个摊子,熟练地要了两碗槐叶冷淘。
 




    骆抒擦了擦木桌木凳,“大人常来这儿吗?”
 




    这是个无名小摊,摊主是个慈眉善目的老婆婆,干活利索,两三下把汤饼煮熟捞出,放进事先备好的汤碗里,撒上葱花就上桌了。
 




    韩雨钟接过冷陶放在骆抒眼前,“以往出城办事,误了饭点,便会来此吃个便饭。”
 




    他从袖子里摸出几十枚铜钱,放进阿婆收钱的筒里,听到声响,阿婆转身阻止,“听声就不对,两碗冷陶才有十几文,大人每回都给多。”
 




    韩雨钟笑笑,风卷云残地吃汤饼。阿婆不好意思打扰他吃饭,只能多端来两个茶叶蛋,轻声对骆抒说,“大人心好,娘子有福了。”
 




    骆抒生怕误会,“不是,我不是。”
 




    却见韩雨钟抬眸催她快吃,她不明所以,只能小口小口把冷陶吃完。
 




    韩雨钟长腿一抬,拿上两个茶叶蛋,对阿婆吆喝,“走了啊。“
 




    两人回到马车,韩雨钟让她上车,“不快点走,阿婆要把今晚炖好的鸡汤端出来了。”
 




    骆抒明白了,低声笑。
 




    韩雨钟听她笑自己,脸上也烧起来,“怎么,不对吗?”
 




    骆抒憋笑得肚子疼,“大人爱民如子,此乃非常之举,不算失了世家风范。”
 




    这是明晃晃的揶揄了,是报韩雨钟先前说她偷吃乌麻糕吃饱的仇。
 




    韩雨钟低低叹气,“娘子的口舌是一日胜过一日了。”
 




    他像极了任劳任怨,还要被夫人笑骂的丈夫。
 




    骆抒反应过来,两人之间的谈笑有些太亲密了,她脸上红晕尽退,“是我不好,我不该这样说大人。”
 




    这么突然,韩雨钟蹭地回头看向车内,但只看到个朦胧的身影,他半晌才转回头去,“玩笑之语,娘子何必介怀。”
 




    两人一时无话,直到车马驶入汴京城,回到热闹繁华所在,围坐在人声鼎沸中,那股绕着身上无法言语的沉默才被消解掉。
 




    河岸那头瓦子的喧嚣传出好远,骆抒听了一条街,锣鼓喧天的声响被抛下,迎来了风吹叶落的安静,马车到槐叶巷了。
 




    不好留他,骆抒也不敢看他,丢下一句大人慢走便匆匆回了小院。
 




    直到关上院门,骆抒才听见自己的心跳如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