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第 67 章

    已经入秋,汴京大街小巷的男女老少们都往自己鬓边戴上一枚楸树叶,取一叶知秋的含义。
 




    瓜农沿着巷子叫卖,槐叶巷四邻纷纷出门买上几个甜瓜,以防秋燥。铁匠家里还割了几斤羊肉来涮锅子吃,贴一贴秋膘。
 




    穗儿早把兔子烟花抛之脑后,和巷子里其余孩童围在巷口的泥沙处玩斗蟋蟀,几个孩子各自下注,赌注还是树叶,他们把这当铜钱使呢。
 




    骆抒趁着日头好,把箱底的衣物翻出来晒晒,其中国公夫人曾赏的华贵满绣大衣裳也支在房里去霉,一下子屋里满满当当,没个落脚地。
 




    阿姑受到卢茜娘的邀请,一早去了天工帛,两人倒是有的聊,说起布料啊生意啊真是聊不完的话。
 




    骆抒赶到码头市集,买上几种油,桐油、羊油备齐了去上审刑院。
 




    多亏了穗儿弄坏兔子烟花,洒落在油里的火药给了她灵感,她开始琢磨那堆灰放在油里会不会更易辨认。
 




    于是她准备拿上这些,好好地研究一番。
 




    韩雨钟见她忙进忙出,拿了油、火炉、陶瓮、甚至还有铁锅架起来,俨然是大干一场的架势。
 




    虽然骆抒没有使唤他,他还是很自觉地打起下手,成了骆娘子身边的小帮工。
 




    小帮工疑问,“娘子,我们这是要干什么?”
 




    骆抒取出先前分好的灰,把他照样分三个罐子倒入羊油,然后再放灰进去。
 




    因罐子不是透明的,骆抒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看清灰尘的变化,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相当考验她的眼力。
 




    韩帮工得了命令,开始紧张自己是否能做好,“娘子,我要是手抖了,你可别骂我。”
 




    他射箭骑马样样在行的人,怎么会手抖,还不是怕坏她的事。
 




    骆抒盯着他掷灰的手,“要是抖了,罚你今晚不许吃饭。”
 




    韩雨钟心满意足地笑了,“有娘子鞭策,我自当做好。”
 




    他们分别站在长桌的两侧,一人掷灰、一人观测,要是还有一人记录就好了。
 




    韩雨钟摆上纸笔,“这还不好办吗?”
 




    于是刚上门的宋禀安就这么被抓了壮丁。
 




    他捏着墨笔,“我也是遇着你俩了。”
 




    没人回答他这句话,韩雨钟提示道,“我开始放了。”
 




    骆抒点头。
 




    灰落进油里后,瞬间被足量的油脂包裹,各种物质开始反应。有些以极慢的速度燃烧溶解;有的被粘结成团,缓缓沉底;有的漂浮在油面上,析出泛青色来,边缘还呈现出一圈荧光绿。
 




    甚至和羊肉签里的火药成色有相似之处。
 




    试了三个油罐,骆抒都观测到差不多的效果,看来,用油这一步是走对了。
 




    宋禀安将记录好的卷轴递过来,“这些青啊绿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韩雨钟接过卷轴,瞪他一眼后马上翻成另一张面孔跟骆抒讲话,“一次看不出来就看第二次第三次,别心急。”
 




    宋禀安:……天啊,人怎么变脸变得如此之快。
 




    为求稳妥,骆抒也决定再试一次,她对韩雨钟、宋禀安说道,“那就劳烦二位了。”
 




    宋禀安摆摆手,“这算什么,骆娘子客气了。”
 




    他瞅瞅旁边的韩雨钟,这小子最近总是时而神秘微笑时而眉头紧锁,挺作怪的。
 




    谁知韩雨钟却说,“不劳烦,我是想保住自己的暮食。”
 




    又说怪话了。
 




    更神奇的是骆娘子听了,非但没有疑惑,反而露出一个浅浅的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