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调色手札复堂堂
91. 第 91 章
骆抒按下心头纷乱,凝声向宋禀安说道,“是官印有问题。”
宋禀安闻言,倒吸一口凉气,听见骆抒继续说道:“李县尉这份官凭是五年前签发的。”
“寻常的官府文书,朱印加盖后,印泥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氧化、褪色,颜色会从鲜亮的朱红色,慢慢变为更深、更暗的朱磦色或者暗红色,且光泽会变得偏黄。”
“但眼前这几方官印,颜色过于鲜亮朱红,甚至还能看到一丝新印泥特有的浮光和油腻感。这绝不是一份在四五年的岁月中妥善保存的文书上该有的印泥颜色。”
“就连小宋大人你官凭上的印泥都已经开始变暗,更别说比你签发日期更早的李县尉的了。这分明是近期才伪造好,并加盖上去的新印。”
宋禀安震惊听完,“伪造官印可是大罪啊,他们用此招来对付李秀迓,这是你死我活的架势。”
骆抒脸色沉重。是啊,此等险招一旦被揭发,也是大罪一条。可是连私开铜矿的罪行都敢犯下,区区伪造官印算什么。诚王一系实在是太疯狂了!骆抒气闷,可陛下在拿到密信后为何迟迟没有动作呢,难道是不愿相信?
既然已经破解出官凭的秘密,宋禀安忙将两幅官凭悉心收好,重新揣入怀中,对骆抒说道:“事不宜迟,骆娘子,还请你跟我一起上皇城司,替李秀迓作证,就说官印是假的,他们的铁证做不得真。”
言罢便要转身出了院门,风风火火地朝皇城司而去。
骆抒却停住了,她依旧坐在原地,脚步未动。宋禀安迟疑了一会儿见人没跟上,才反应过来,他转头怔愣着看着骆抒,“骆娘子你还在等什么,我们快走啊。”
难道不是解了李秀迓的嫌疑,才能使韩雨钟脱了失察之罪,大家才可以皆大欢喜吗?
骆抒心中不是如此想的,她在犹豫自己该不该冲动露面。跟着小宋大人前往皇城司,为李秀迓作证,这一举动会不会又牵连到谁。
她是人,她突然有了私心,她害怕因为自己,让她在意的人受到伤害。
宋禀安目光炯炯地看着她,从满含希望到失望,他脚步顿住,和骆抒隔开几步的距离,两个人内心都正受煎熬。
他明白骆抒的意思,李秀迓指使刺客行刺诚王是抄家灭族的大罪,韩雨钟只是一个失察就被扣在宫里,更是连审刑院都锁了。骆娘子只是个小小女子,她怎么敢牵涉其中。
宋禀安缓缓回来,一屁股坐在石凳上,双手盖住脸,从里头传出细碎的呜咽声,“其实我也有私心的。密县的杀人案是我主审,若是李秀迓真被判有罪,那他此前的申冤一事定会被翻出来,届时我也会受到他人指摘,说不得连差事都得丢了。还因为得罪诚王,这辈子不能起复,在家蹉跎一世。”
骆抒听着难受,“小宋大人,能不能见过吕相公再说作证一事。”
她不是不敢,而是不能。如今正值多事之秋,若是行差踏错一次,骆抒都不知该怎么办。
宋禀安抬起脸,眼眶泛红,“骆娘子,我费尽周折打听到皇城司里李秀迓的消息,说他受刑之下备好了绝笔书,要以死证清白。皇城司那种地方,要人生不如死的手段有很多,难保他挺不挺得住。”
他的意思是等见到吕相公,大家再费时商议。这光景恐怕李秀迓已经不堪受刑,屈打之下招认了。
“小宋大人!再等等好吗。若是韩大人出宫与我们会面,或者能见到相公,我一定去皇城司作证官印是假的,可否信我一次。”尽管如此说,骆抒也不知做出承诺是对还是错。
宋禀安闻言,倒吸一口凉气,听见骆抒继续说道:“李县尉这份官凭是五年前签发的。”
“寻常的官府文书,朱印加盖后,印泥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氧化、褪色,颜色会从鲜亮的朱红色,慢慢变为更深、更暗的朱磦色或者暗红色,且光泽会变得偏黄。”
“但眼前这几方官印,颜色过于鲜亮朱红,甚至还能看到一丝新印泥特有的浮光和油腻感。这绝不是一份在四五年的岁月中妥善保存的文书上该有的印泥颜色。”
“就连小宋大人你官凭上的印泥都已经开始变暗,更别说比你签发日期更早的李县尉的了。这分明是近期才伪造好,并加盖上去的新印。”
宋禀安震惊听完,“伪造官印可是大罪啊,他们用此招来对付李秀迓,这是你死我活的架势。”
骆抒脸色沉重。是啊,此等险招一旦被揭发,也是大罪一条。可是连私开铜矿的罪行都敢犯下,区区伪造官印算什么。诚王一系实在是太疯狂了!骆抒气闷,可陛下在拿到密信后为何迟迟没有动作呢,难道是不愿相信?
既然已经破解出官凭的秘密,宋禀安忙将两幅官凭悉心收好,重新揣入怀中,对骆抒说道:“事不宜迟,骆娘子,还请你跟我一起上皇城司,替李秀迓作证,就说官印是假的,他们的铁证做不得真。”
言罢便要转身出了院门,风风火火地朝皇城司而去。
骆抒却停住了,她依旧坐在原地,脚步未动。宋禀安迟疑了一会儿见人没跟上,才反应过来,他转头怔愣着看着骆抒,“骆娘子你还在等什么,我们快走啊。”
难道不是解了李秀迓的嫌疑,才能使韩雨钟脱了失察之罪,大家才可以皆大欢喜吗?
骆抒心中不是如此想的,她在犹豫自己该不该冲动露面。跟着小宋大人前往皇城司,为李秀迓作证,这一举动会不会又牵连到谁。
她是人,她突然有了私心,她害怕因为自己,让她在意的人受到伤害。
宋禀安目光炯炯地看着她,从满含希望到失望,他脚步顿住,和骆抒隔开几步的距离,两个人内心都正受煎熬。
他明白骆抒的意思,李秀迓指使刺客行刺诚王是抄家灭族的大罪,韩雨钟只是一个失察就被扣在宫里,更是连审刑院都锁了。骆娘子只是个小小女子,她怎么敢牵涉其中。
宋禀安缓缓回来,一屁股坐在石凳上,双手盖住脸,从里头传出细碎的呜咽声,“其实我也有私心的。密县的杀人案是我主审,若是李秀迓真被判有罪,那他此前的申冤一事定会被翻出来,届时我也会受到他人指摘,说不得连差事都得丢了。还因为得罪诚王,这辈子不能起复,在家蹉跎一世。”
骆抒听着难受,“小宋大人,能不能见过吕相公再说作证一事。”
她不是不敢,而是不能。如今正值多事之秋,若是行差踏错一次,骆抒都不知该怎么办。
宋禀安抬起脸,眼眶泛红,“骆娘子,我费尽周折打听到皇城司里李秀迓的消息,说他受刑之下备好了绝笔书,要以死证清白。皇城司那种地方,要人生不如死的手段有很多,难保他挺不挺得住。”
他的意思是等见到吕相公,大家再费时商议。这光景恐怕李秀迓已经不堪受刑,屈打之下招认了。
“小宋大人!再等等好吗。若是韩大人出宫与我们会面,或者能见到相公,我一定去皇城司作证官印是假的,可否信我一次。”尽管如此说,骆抒也不知做出承诺是对还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