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安心待产
不同于其他柜台堆得满满当当的商品,这个位于一楼正门黄金位置的专柜,只在错落的展架上挂了寥寥数件样衣。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个占据了整个临街橱窗的模特,她身着一件名为“京华烟云”的改良旗袍,在灯光下遗世独立,仿佛一个从旧时光里走出来的绝代佳人。
“只展不卖,接受预定。”
这种在京市闻所未闻的销售模式,瞬间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
之前只在泸市见到过这种模式,打听了才知道,这是同一家服装店设计的!
开业不到一周,“东方之韵”的预定名额就排到了年底。
那些曾经在背后议论过姜窈的军区大院家属们,如今见面聊的都是:“哎,你抢到东方之韵的号了吗?”
“别提了,我托了百货大楼经理的亲戚,都说插不进队!”
事实证明,姜窈当初在谈判桌上的强势,不是狂妄,而是对自身价值的精准预判。
她要的不是一个货架,而是一个舞台。
如今,她和她的“东方之韵”,已经成了这个舞台上最耀眼的角儿。
而这一切的缔造者,此刻正被勒令在家中“禁足”。
转眼,京市入了秋,不冷不热刚好合适。:三+叶ˉ?3屋/¢ ·免?2<费¢阅;,读e¥?
姜窈的孕期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九个月大的肚子,怀着双胞胎,尺寸大得惊人。
陆家和姜家的所有成员,达成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共识:天大地大,都没有孕妇和她肚子里的孩子大。
“窈窕制衣”的日常运营,被姜窈全权交给了唐绘心和李秀。
服装厂的生产线,则由高建国亲自盯着。她只需要每天在家里接几个电话,听听汇报,就算是完成了工作。
这天下午,姜窈家的客厅,堪比一场小型的联合国会议。
婆婆秦岚和亲妈刘芬,分坐沙发两侧,中间隔着一张茶几,气氛却剑拔弩张。
“亲家妹子,我不是说你的鲫鱼汤不好。”
秦岚端着一个保温桶,姿态端得十足,“但我们家老陆托人从中南海钓来的鲈鱼,清蒸了,对胎儿的脑部发育更好。”
刘芬不甘示弱,也拍了拍自己带来的瓦罐:“鲈鱼性寒,哪有我这用老母鸡和山菌炖了一上午的汤温补?我们家窈窈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补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