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人生职业体验》企划初获成效(第3页)
甚至在他镜头偶尔扫过时,还会友好地笑笑或者比个手势。
这一切的宽容与配合,根源不言自明。
李北作为这部电影的唯一投资人。
他的行为,本身就重新定义了这里的“规则”。
李北一边看着弹幕,一边轻声解答:
“嗯,收音老师举的那个长杆叫挑杆麦克风,要小心不能穿帮…”
“签名?嗯,这个嘛,我试试,到时候可以搞个抽奖。”
“还有说想来现场的朋友们真别想了,我们明天就转场换地方了。而且我再强调一次哈......”
首播归首播,李北也会注意影响。
尤其是有意地控制拍摄地点信息,避免大量粉丝拥挤过来影响拍摄。
李北这场“院线电影幕后深度探班首播”,凭借其绝对的珍稀性和不加修饰的真实性,人气像坐了火箭一样飙升,迅速冲上了平台热门,吸引了大量圈外网友围观。
首播结束时,李北的账号粉丝数暴增了六十多万。
这个惊人的涨粉速度,立刻在首播圈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许多心思活络的网红,仿佛发现了流量新大陆,纷纷摩拳擦掌,试图复制这种探班模式。
然而,他们根本接触不到《放手一搏》这样级别的院线剧组,于是退而求其次,将目标转向了各种网剧和小成本剧组的拍摄地。
一时间,不少网剧剧组外围突然多出了一些举着手机、试图进行“揭秘首播”的网红。
一些网剧团队或许是被李北的成功所触动,或许是想蹭一波热度,也有样学样地尝试开启官方首播或允许拍摄。
但效果却与李北的首播天差地别。
要么因为内容枯燥、流程不专业而无人问津。
要么因为过度剧透或拍摄混乱而被观众吐槽。
更有甚者,因管理不善,首播反而暴露了剧组的廉价感和不专业性,起到了反效果。
首到专业分析博主的解析,才让大众意识到,李北那场首播的成功难以复制。
这场成功背后所依赖的,不仅仅是一个剧组的场景,更是顶级院线制作的专业魅力、李北本人作为资方大佬的独特视角,以及他把握首播分寸的能力。
三者缺一不可。
.....
到了第二天,李北的戏份才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