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潜水(第2页)
深度越深、停留时间越长,溶解的氮气就越多。
高压下的氮气溶入体内。
除了因上升过快,而来不及排出体外,从而造成众所周知的潜水病以外。
在过大深度下,还会造成神经系统醉氮,像醉酒一样,潜水员会有头晕眼花,反应缓慢,失去判断力等等症状。
而高压下的氧气,如果呼吸时间太长,则会造成氧中毒。!0^0*小`税`枉¨ _无+错,内~容!
这也就是40米极限的由来。
要想安全地突破40米的深度限制,就必须进入技术潜水的领域。
这需要更换成主要是氦气的混合气体,并优化减压方案。
技术潜水需要配备更多的装备如双气瓶、阶段气瓶,并且学习更复杂的潜水计划软件使用、掌握更精确的浮力控制和减压程序。
这是一套远比休闲潜水复杂、昂贵且风险更高的体系。
在李北所在的海南域,主流潜水活动仍集中于休闲潜水范畴,缺乏进行深度技术潜水所需的气体混合、填充设备以及精通技潜的教练和支援团队。
因此,40米的深度,成为了李北此次水肺潜水之旅一个终点。
当然,在系统性地掌握了水肺潜水,并触及其休闲领域的深度边界后。
李北没有停顿,就立刻投入了自由潜水的课程学习。
自由潜水,不依靠呼吸装备,仅凭自身的一口气下潜。
这项运动对人类的身心提出了极致的要求。
它极度依赖强大的闭气能力、卓越的身体素质以及绝对冷静和专注的心理素质。
然而,对于李北这样的内容创作者而言。
自由潜水最大的优势之一便是极致的美学表现。
没有笨重的气瓶和繁杂的呼吸管,潜水者在水中的姿态变得极其优雅、流畅自如。
与海洋生物共游的画面也更加和谐震撼,拍摄出的照片和视频极具视觉冲击力,非常适合自媒体内容的创作。
此外,自由潜水还是渔猎这项古老运动的主流方式。
而水肺潜水因对海洋生态的干扰过大,在全球绝大多数地区被明令禁止用于渔猎。
同时,自由潜和水肺之间,还有一个差别。
水肺潜水,受限于氮醉和减压病风险,不仅深度有限制,其下潜上升的速度都要十分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