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色惹春山此间有风月

165,各自发光(见一面)(第2页)

 “国人有句话,既来之,则安之。漠北人民热情如火,漠北资源取之不尽,何不留下点什么?成就一段甜蜜的友谊。” 

 他的“留下点什么”,指的是深度合作。 

 那天,在万亩葡萄园里,大家举杯谈笑间,就和漠北地区,签下了几百万的订单,和在当地设厂、原材料长期供应的协议。 

 送走客商,周霁安眼睛里带了些微醺的迷离,额头上一根白发,在浓密的黑发里,格外显眼。.搜`搜?小~说′网, /最`新¢章?节*更\新/快, 

 秘书丁智过来,手伸过来:“一根白头发,我给您拔掉。” 

 周霁安微笑偏头:“影响帅气吗?” 

 丁智:“您北城翘楚,西域美男的名号,从未有人超越。” 

 “那就好,留着吧,这是我与这里的缘分。” 

 来了几个月,他经常西处走访,冷白皮的肤色黑了些,成了健康的麦色。 

 丁智默声递过来一杯养胃茶,眼睛眨了几下,似乎有什么话说。 

 他听“当”的一声,是周霁安把茶杯半砸到桌面的声音。 

 “老丁,什么时候学了这副吞吞吐吐的样子?” 

 “杰出青年表彰,有位叫景霓的青年,获了奖。”他蹦豆子一样,口齿清晰。 

 半晌听不见周霁安的回音。 

 丁智抬头,看到那个腰板如松的男人,能言善辩的唇淡抿着,眼睛望着北城方向,蒙了一层雾气。 

 “有新闻吗?”他声音带了丝哑。 

 丁智从公文包取出平板电脑:“正在现场首播。” 

 “打开。” 

 周霁安看着屏幕上的景霓。 

 对比那些穿着礼服裙盛装出席的女子,景霓是朴素的一枝独秀。 

 她穿了一套鸦青色的职业套裙,里面搭了白色吊带。柔软的长发扎了低马尾,白净曼妙的一张脸,在一排人里面,却最是吸睛。 

 非常符合她的文化学者身份,美的端庄,落落大方。 

 她坦然从领导手里接过证书,发表获奖感言时,她说: 

 “我要感谢一个人,他是朋友,是亲人,也是我人生路上的导师。走到今天这一步,是他的成全,才有了我的成就。” 

 这个人是谁?她不会说。 

 大部分人都猜是景霓的恩师方教授,或者是陈港生。 

 终究关于周霁安和景霓影影绰绰的那段往事,被岁月洪流冲的泡沫都不剩。 

 周霁安无限感慨。 

 小趴菜长大了。 

 再也不是那个怯生生的小姑娘,嘴里嚷着要做貌美如花的闲鱼,要一辈子让周霁安养着,挂在他身上,娇的一步路也不下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