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手搓核弹,向全世界宣战!

 “没错。/0.0~暁+说`网¢ ?首^发\”

 秦风微笑着点了点头:“想要在平行世界里一统全球,唯一的办法就是赶在所有人之前,先一步打破技术壁垒,造出核武。”

 “欧尼酱,不对吧...”

 玲花瞪大了眼,美眸闪过一抹惊疑:“你之前不是大一新生吗,相关知识该不会是零基础吧?”

 “嗯,是零基础。”

 秦风微笑着点了点头。

 拥有无限回档,等于拥有无限的学习时间。

 零基础?

 44小时?

 只要他想。

 利用无限回档,就算是学习4400个小时都轻而易!

 秦星瑶听到秦风的话。

 立刻从地毯上爬起来。

 只见她抱着平板电脑跑到沙发边。

 小手指在屏幕上飞快滑动,调出一份密密麻麻的文档。

 ——标题赫然写着《核武器研发难度拆解报告》。

 她抬起头,小脸上满是认真,连之前的俏皮都收敛了几分:“爸爸,瑶瑶刚才分析了一下造原子弹的难度啦,不管是理论还是实际,都比你想的要复杂得多!”

 “先说说理论难度,也就是需要掌握的知识基础。”

 秦星瑶的指尖点在“理论体系”一栏。

 屏幕上立刻弹出分支列表:“爸爸首先得学‘核物理基础’。”

 “比如铀-235和钚-239的裂变原理、临界质量计算,这部分至少要掌握量子力学、粒子物理的核心公式,不然连怎么让原子核裂变都搞不懂。”

 “然后是‘爆炸力学’,要知道如何设计炸药透镜,让核材料在爆炸时均匀压缩到临界状态,这里涉及流体力学、材料力学的知识,差一点点误差,就可能导致核爆失败。”

 她顿了顿,又调出另一个文档:“还有‘核材料提纯技术’的理论——铀矿里铀-235的含量只有0.7%,要提纯到武器级的90%以上,常用的方法有气体离心法、扩散法,每种方法的原理、设备参数、能耗计算都要吃透。”

 “比如气体离心法,需要知道离心机的转速、分离系数,还要解决铀六氟化物的腐蚀性问题。”

 “这些都需要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的知识支撑。”

 ...

 听着瑶瑶一口气抛出一大堆专业术语。

 一旁的朱曼梦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头。

 她心底不由得有些疑惑。

 别说是实际应用了。

 光是其中的理论知识,都不是44小时能掌握的吧?

 “那这些知识,44小时内能学会吗?”

 玲花凑过来,看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忍不住吐了吐舌头:“光看这些名词,我都觉得头大,更别说理解原理了。”

 “如果按正常学习速度...”

 秦星瑶歪着小脑袋,掰着胖乎乎的手指,一本正经地计算:“一个物理系博士要掌握核物理基础至少需要3年。”

 “爆炸力学和材料提纯技术还要各加2年,就算爸爸是天才,每天学4个小时,也得至少1年才能入门。”

 “44小时...最多只能背几个公式,连原理都理解不了呀!”

 这话一出,客厅里的氛围瞬间沉了下去。

 “秦风,瑶瑶说得对。”

 朱曼梦放下手中的笔记本,眉头拧得更紧:“核物理不是简单的学科,里面的量子力学公式、临界质量计算,连专业学者都要研究很久,你零基础,44小时根本不可能掌握。-精*武^晓\说/徃- +嶵′辛+蟑_踕~哽¨歆′快,”

 “要不我们换个思路?”

 “比如在游戏里拉拢有核研究基础的科学家,而不是自己造?”

 ...

 "是呀,欧尼酱!"

 玲花也跟着点头,语气里满是担忧:“你想想,就算你背会了公式...”

 “到时候怎么设计炸药透镜?”

 “怎么计算离心机转速?”

 “万一算错了,不仅造不出原子弹,还可能炸到自己!”

 “而且我昨天查资料时看到,有核工业专家说,就算给专业团队全套设备和资料,想造出初级原子弹也得至少3个月,你一个人,44小时,还是零基础...这也太不现实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秦风身上。

 有担忧,有质疑,还有一丝期待。

 ——他们希望秦风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哪怕是退一步的方案。

 可秦风只是笑了笑。

 拿起茶几上的饼干,慢慢咬了一口。

 “你们说的这些,我都知道。”

 他眼神里没有丝毫慌乱,反而带着一种胸有成竹的从容:“核物理难,材料提纯难,设备制造难,但难不代表做不到。”

 他放下饼干,看向秦星瑶:“瑶瑶,你刚才说的‘正常学习速度’,是针对普通人吧?”

 “如果我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学,不吃不喝不睡,专注到极致呢?”

 ...

 秦星瑶眨了眨眼,小脸上满是困惑:“可就算不吃不喝,44小时也只有不到2天。”

 “人的大脑一次能接收的信息是有限的,超过极限就会记不住呀!”

 “比如量子力学里的薛定谔方程,光是理解它的物理意义就要至少2个小时,更别说应用到临界质量计算了。”

 “那如果我能把每一个知识点都学透,直到形成肌肉记忆呢?”

 秦风继续问道,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比如一个公式,我反复推导100遍,直到闭上眼睛都能写出来,一个原理,我从10个不同角度分析,直到不管怎么问,我都能立刻回答。”

 朱曼梦看着他坚定的眼神,心里还是没底:“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连续 44小时不休息,大脑会疲劳,学习效率会越来越低,到最后可能什么都记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