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我们都快要饿死了(第2页)

 他又南北辗转了两年多,回到了明翰书院,继续读书。 

 就这么过了几年,有一位从京城来的神秘大人物,说他有练武的天赋,给了他一本未曾署名的武学秘籍。 

 其实也谈不上什么秘籍,因为跟他差不多年纪的,基本上人手一本。 

 然后,他就成了一名纯粹武夫。 

 首到几年之后,当时那批练武练的还不错的人,应邀前往京城参加武举考试。`第′一_看+书¨罔~ ¢庚`薪¢最·全′ 

 那时候的武举,建制还不完善,一大群人在京师统考。 

 但他运气并不好,没有考上功名。 

 而那时候他才知道, 当初那位亲手把武学秘籍交到他手里的,是魏王姜盛。 

 虽然没考上武科功名,但当时正好赶上朝廷广招贤才。 

 他的先生,又特意为他给魏王写了一封举荐信。 

 于是,他在魏王府当了半年宾客,魏王发现了他的优点之后,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材,于是把他送到了天策军军营,他成为了一名预备役兵卒。 

 可他的运气并不好,连正规军的军籍都没拿到,而且短短一年就被淘汰出局。 

 不过在这期间,天策大将军熊文敬亲自提点了他几次,他跟熊文敬又能扯上一些关系。 

 后面又遇到镇魔司并入镇抚司,镇抚司大肆招人。 

 他又知道镇抚司指挥使是他同乡,于是成为了镇抚司一员。 

 不过不到半年,事情又发生了转机。 

 刘瑾又从镇抚司挑选了一批人,充当皇城禁卫,而当时的皇城禁卫属于御马监,御马监的掌印太监由刘瑾兼领,他又成了刘瑾麾下的兵卒。 

 不到一年,他又遇到裁撤皇城禁卫,守卫皇城的职责由天策军接了过去。 

 他又成了无业游民。 

 不过那时候,武科的建制趋于完善,于是他回到了燕云道,参加武科考试。 

 历经一年,以吊车尾的成绩,考上了武科同进士出身。 

 同进士出身,最多也只能从县丞开始做起。 

 他被分配到九里山县,当了半年县丞。 

 他本以为自己这辈子按部就班,最多也就干到同知的时候,魏王府一纸调令,把他调到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