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宫阙归程·余波未平(第3页)

 萧景琰打开锦盒,里面是一块刻着“仁政”二字的玉佩,质地温润,正是先太后的遗物。他拿起玉佩,眼底泛起暖意:“书瑶有心了。”

 秦书瑶微微一笑,转向风染霜:“皇后娘娘刚从江南回来,臣妾听说江南学堂启用时,百姓们都很感激娘娘。臣妾还听说,娘娘在苏州府时,亲自教孩子们读书,连江南的老秀才都夸娘娘懂教化呢。”

 这话看似在夸风染霜,实则提醒萧景琰——风染霜虽无子嗣,却深得民心,她的意见对太子册封至关重要。柳如烟和苏婉清立刻反应过来,都转头看向风染霜,眼神里带着几分试探。

 风染霜放下汤碗,语气平淡:“贤妃过奖了。教化百姓本是皇后的职责,算不得什么。倒是贵妃和淑妃刚才的话,都有道理。三皇子仁厚,五皇子聪慧,都是陛下的好儿子。只是太子之位,不仅要看皇子的品性才干,还要看他们是否能容人、是否能听得进谏言。”

 她顿了顿,继续道:“上月我在北疆时,听说五皇子因户部拨银之事,当着众臣的面与户部尚书争执,还说‘尚书老迈,不懂变通’。户部尚书虽年迈,却为官清廉,五皇子这般行事,怕是会寒了老臣的心。而三皇子在北疆时,遇到将士们有不同意见,总会耐心倾听,哪怕是小兵的建议,只要有用,他都会采纳——臣以为,能容人、善纳谏,才是储君该有的气度。”

 这话一出,苏婉清的脸色瞬间白了——她没想到风染霜会当众提五皇子与户部尚书争执的事,这无疑是在说五皇子“骄纵”。柳如烟则暗暗松了口气,眼底闪过一丝笑意。

 萧景琰点点头:“皇后说得对。储君不仅要自身优秀,还要懂得尊重臣下、团结众人。朕看,册封太子的事,就按皇后的意思,定三皇子承煜吧。”

 苏婉清急了,上前一步想争辩,却被秦书瑶轻轻拉住。秦书瑶给她递了个眼神,示意她别冲动——如今皇帝已有定论,再争辩只会惹皇帝不快。苏婉清咬了咬唇,终究还是退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