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大周没心态的大山

第22章 献策有功(第3页)

 “因为宁州本属汉地,而宁州刺史王洪他也有所耳闻,此人乃汉人,未必会尽心效忠辽贼!”

 “只要大军能奇袭至宁州城下,王洪定然会惧我大周之威,甚至有可能不费一兵一卒便能让其开城投降!”

 闻言,中军大营瞬间爆发出一阵嘈杂的议论声:

 “开城投降?”

 “这怎么可能?”

 “这不是开玩笑吗,宁州虽然以前是汉地,但早已被辽国占据,作为辽国与大周的门户,必定会让信得过的官员把守,怎可能轻易投降?”

 “就是,这曹彬简直异想天开……”

 然而,就在议论之际,两个人却都不约而同地皱了皱眉,心中更是都冒出了同一个疑问:

 这话真的是曹彬说的?

 这二人正是大周皇帝郭荣,与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

 郭荣了解曹彬,更了解自己的好大儿,所以震惊之后,他很快就意识到,这番见解肯定就是好大儿郭宗训自己想出来的!

 毕竟他已经见识过很多次郭宗训惊为天人的才华!

 他欣慰地看向他的好大儿:

 不错!

 知道藏锋,还知道为心腹揽功,看来是真的又长进了……

 而赵匡胤之所以会有这个想法,并不是因为他太了解郭宗训,而是因为他认真观察了郭荣的反应,以及认真思考后才有这样的疑惑:

 如果真是曹彬说的,怎么可能到现在才说出来?

 梁王之前可是几乎随时都与陛下在一起,如果曹彬私下说过这些话,梁王肯定早就告诉陛下了。

 陛下也绝不可能会有如此震惊意外的神情!

 此时,郭荣的声音再次响起:“有道理,此战必胜!”

 “所以,你的建议是什么?”

 郭宗训正色道:“其实并不是孩儿的建议,是曹都监的建议!”

 “他建议突袭宁州最好做到车驾所过,民间皆不之知!”

 “可以用棉布裹着马蹄、车轮,尽量减小行军的动静,在路线选择方面,也尽量不要走人多的路!”

 “轻装前进,尽可能避免辽贼耳目……”

 话音未落,郭荣突然兴奋地大声说道:“妙!”

 “此计甚妙!”

 “就这么定了!”

 “众将听令!”

 “立刻去按照曹彬的建议准备,一个时辰后,朕要亲率骑兵出征!”

 说完,又补充道:“曹彬献策有功,擢升为皇子行营兵马都部署,同三品!”

 “若宁州真能不战而投,待北伐结束再行赏赐……”

 闻言,赵匡胤皱了皱眉:

 梁王果然不简单!

 唉,当初我要是负责贴身保护梁王该有多好,当时怎么就不争取一下呢?

 也不至于现在时刻担心梁王是不是真的已经知道了结义的事情!

 而与此同时,韩瞪眼也皱了皱眉:

 曹彬真这么厉害?

 ……

 “啊啾……”

 另一边,等候在中军大营外的曹彬突然打了个喷嚏,擦了擦鼻子,随即看向面前的三人。

 笑道:“抱歉,各位,在下可能是有点着凉了……”

 三人中间的那人笑了笑,道:“曹都监怕是又要有好事发生了……”

 ——————————————

 说明:

 1、“河北州县非车驾所过,民间皆不之知”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后周纪五》。

 这句话是对后周世宗柴荣北伐时军事行动隐蔽性的描述。显德六年(959年),柴荣亲率步骑数万从沧州启程,直趋契丹之境,由于采取了突然袭击的策略,除了皇帝车驾经过的州县,河北其他地区的百姓都不知道大军的行动。

 2、皇子行营都监为五品官员,皇子行营都部署为四品,同三品是指享受三品官员的待遇与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