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大周没心态的大山

第29章 别太过分

 闻言,赵匡义瞬间转头看向远处的河面。+0¨0¢小`税·罔? !耕_辛.蕞,哙/

 整个人竟直接僵在了原地:

 “这、这怎么可能?”

 “他韩瞪眼明明昨日还没有任何进展,怎么会这样……”

 与此同时。

 高台上的郭荣此刻也不由得瞪大了眼睛,随后又沉思了片刻,转头瞥了一眼身旁的郭宗训,嘴角勾了勾:

 有点意思……

 而郭宗训此刻却并没有注意老爹郭荣的动作,他脸上不自主地流露着得意的微笑,够够地想看一看此时赵匡胤那张国字脸上会是一个怎样的表情。

 嗯,面对这种情况,你赵大还能面无表情?

 河岸两侧。

 喝彩声、议论声、战鼓声此起彼伏。

 此时俨然成了漫天箭石的背景音乐。

 而河面上,双方的进攻画面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赵匡胤的队伍,起初弓弩手齐射,箭雨密集,如阵雨般狂泄而下。

 甲士们个个竭尽全力,但仅持续了十息左右,后续便因有人箭尽、有人未搭箭、有人争抢箭矢而陷入混乱,火力时断时续,时疏时密。

 而韩通那边,虽然刚开始的势头没有赵匡胤那边强,而且明显能看出弩手个人的命中率没有赵匡胤那边高。

 但他的队伍箭雨却如连绵细线般射向靶位,投石手的石块也此起彼伏砸中靶身。

 全程配合流畅,井然有序,更重要是的是无火力中断!

 赵匡胤与韩通都密切关注着对方的情况。

 如此明显的对比,双方自然也都一目了然。

 以至于赵匡胤在见到韩通那边的情况后,整个人瞬间紧张了起来:

 昨日耳目汇报时,韩通的队伍都还是杂乱无章,毫无进展。

 可一夜过去,今日却突然像是换了一个队伍。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仔细地观察着对方的情况,却见韩通那边将每船八名弓弩手按照三二三分为三组,两名投石手分也是一人一组。

 第一组射箭时,第二组就在搭箭,同时,第三组也在备箭,三组互相配合,有条不紊,不断以循环节奏射击。

 投石手也同步交替投掷!

 也正因如此,韩通那边才会出现箭雨不断、石击不停的画面。

 而且韩通那边还将三艘船按左船射左靶、中船射中靶、右船射右靶的分工来瞄准射击。

 所有人虽然看上去有些生疏,但却井然有序,配合流畅。

 再看看自己这边,明显越来越乱了!

 他很清楚,韩通那边的战术明显要比自己这边厉害不少。-x_i/n^r′c*y_.^c-o¨m′

 这还只是小规模的演练,绝对算不上大阵仗,若真正到了战场上,双方水军交战,以自己这边的战术,只怕定然会变得更乱。

 相反,韩通那边的战术若能推广开来,在士兵训练娴熟的情况下,一定会大大提高整体水军的战斗力!

 这战术的确甚为高明……

 可韩通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怎么看他都不像是能改良战术的人啊!

 明明昨日都还杂乱无章……

 眼看对方越来越流畅,配合越来越默契,赵匡胤强行收回思绪。

 他知道,此时已经顾不得想那么多事了。

 眼下最重要的是想办法扭转局面,如果继续这样,定然会输……

 不行!

 绝对不能输!

 水路都部署的位子,绝不能被人抢走……

 想到此,他当即下令,让所有人现场依葫芦画瓢,按照韩通那边的部署调整。

 该说不说,赵匡胤的指挥能力的确很强,仅仅一会儿的功夫,便已经让手下的甲士学着韩通那边配合起来。

 只是中途突然改变战术,效果还是没有韩通那边好……

 而韩通这边,看着对面手忙脚乱调整战术的赵匡胤,又想到那晚赵匡胤在他面前说的那些话,他竟仰天大笑了起来,将这两天心中积攒的怨气全都发泄了出来:

 “赵匡胤啊赵匡胤,就知道你会学!”

 “不然梁王早就把那张纸条给我了……”

 “这叫什么,这就叫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额……不对,应该叫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原来,梁王郭宗训在纸条里写得很清楚,之所以将这个战术在昨天晚上才给他,就是怕赵匡胤那边有耳目,会早早偷学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