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大周没心态的大山

第35章 白送功劳(第3页)

 “这次总该吸取教训了吧?”

 “跟你说了多少次,管住你那张嘴,祸从口出,你就是不听!”

 “陛下一向重视军规军纪,若有下次,只怕陛下真会拿你正军纪……”

 正说着,赵匡义委屈地说道:“兄长,我不也是替你抱不平吗?”

 “从出征到现在,兄长你一点功劳都没捞上,全都被梁王那臭小子……”

 “啊……你轻点啊,疼啊,兄长……”

 “你若再口不择言,那就不只是疼了,为兄定……”

 “好啦,我知道了,你又想说大义灭亲是不是,信不信我回去告诉娘亲……”

 一旁的赵普见状,叹了口气,道:“明公,手下的兄弟们都开始有怨言了……”

 赵大也叹了口气:“告诉兄弟们,再忍忍!”

 “放心吧!”

 “陛下已经兵不血刃收服三州了,辽国那边肯定会派重兵防守幽州!”

 “到时候必会有一场血战,我们一定会有立功的机会!”

 赵普道:“可是有梁王在,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韩通之所以能屡建奇功,一定是梁王在背后指点,只怕到时候……”

 赵大皱了皱眉,目光坚定地说道:“不着急,先安心等着,只要真正上了战场,梁王也拦不住!”

 没想到赵匡义不等赵大说完,就突然烦躁地打断道:“等等等,要等到什么时候?”

 “大哥,你离殿前都点检的位子就只差一步了!”

 “手下的兄弟们无不翘首以盼,可如今梁王百般针对!”

 “万一,我是说万一,如果攻打幽州时,梁王又把最大的功劳抢走了呢?”

 “而且,谁也无法保证,结义的事情会不会……”

 突然,赵大怒喝道:“闭嘴!”

 说着,将药瓶扔到床上,“你自己擦吧……”

 说罢,便怒冲冲地离去了。

 赵匡义愣了愣:“干嘛啊,怎么又发这么大的脾气?挨打的可是我,待我回去,定要向娘亲告状……”

 不料,赵普却突然笑道:“衙内,你不懂,明公不是在生你的气!”

 “但他是真的急了,这是好事……”

 说到此,他缓缓起身,走到赵匡义耳边,轻声说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对面毕竟是梁王,看来我们得推他一把了……”

 赵匡义揉揉腚:“怎么推?”

 赵普沉声道:“有些话他不能说,但我们能说,!”

 “有些事他不能做,但我们能做……”

 ……

 黄河边的一个猎场里。

 偌大的营帐内突然爆发出一道厉喝:

 “什么?”

 “连丢三个州?”

 “这怎么可能……”

 ……………………………………

 说明:

 1、张永德(928年- 1000年),字抱一,汉族,并州阳曲(今山西阳曲)人,是五代至北宋初年的重要将领。

 作为郭威的驸马,随郭威起兵,屡建战功,跟随柴荣也是屡立战功,官至殿前都点检。

 后在柴荣临终前被免去了殿前都点检的职务。

 赵匡胤陈桥兵变时,他没有反抗,也没有参与,但当赵匡胤率军进入开封时,张永德率禁军出城迎接,既不邀功也不避讳。

 关于他还有一个轶事典故:

 初时,一个睢阳的书生曾说赵匡胤有做皇帝的征兆,因此张永德私下非常支持赵匡胤。赵匡胤将下聘娶日后的孝明皇后时,张永德出了数以千计的金帛银钱来资助赵匡胤,故而张永德在宋太祖登基后受尽恩宠。

 2、关于郭荣临终前让张永德、李重进向柴荣下跪称臣:

 虽然《宋史?张永德传》并没有明确记载,但《宋史?李重进传》有记载:“及周太祖寝疾,召重进受顾命,令拜世宗,以定君臣之分。”其实他们两个是一起向柴荣称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