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大周没心态的大山

第59章 野蛮生长(第2页)

 说到此,王溥突然转而说道:“陛下熟读史书,应当知道历史上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曹操之子曹冲,史载其‘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是曹操最喜爱的儿子,甚至曾有‘传嗣’之意,可偏偏只十三岁就病逝了,但到底是不是病逝,谁又敢确定呢?”

 “还有那刘宋刘子鸾……”

 郭宗训扫视了一眼三人:“你们三个都是这个意思?”

 三人再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又都跪了下来,不约而同地说道:

 “为了太子安危着想,臣等冒死,叩请陛下收回旨意……”

 郭荣皱了皱眉,将手中的奏报仍在案上,缓缓起身。

 转过身,背着手,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片刻后,他深深叹了口气,缓缓道:“三位爱卿说的这些朕又如何能不知晓?”

 “朕实话告诉你们吧……”

 说到此,他转回身,再次坐了下来,双眼似乎有些微红,但目光依然再次无比坚定:

 “这个决定并不是朕一时心血来潮!”

 顿了顿,他突然又话锋一转:

 “朕曾说过,十年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

 “可如今朕已经三十九了,还有多少个十年?”

 “朕不想长生不老,也不信什么长生不老!”

 “你们都是饱识之士,应该知道,那些亲赴战场,开疆拓土的君王,有几个活过了五十岁?”

 说到此,他再次叹了口气:“诚然有,但终究是少数!”

 “正如你们所说,如今正值乱世,我大周又根基尚浅,所以朕必须要不断亲征!”

 “朕怕啊!”

 “朕怕完不成当初的那个誓言!”

 “更怕等不到训儿长大的那一天……”

 说到此,他再次叹了口气,目光愈发坚定:

 “没办法,谁让他是朕的儿子!”

 “谁让他生在这个乱世!”

 “谁又让他偏偏是个神童!”

 “比起寻常百姓家的孩子,他已经好很多了……”

 “但他既然享受了身份带给他的好处,自然也该承担这个身份带给他的责任!”

 “更应当承担这个身份带给他的风险!”

 郭荣的话震耳欲聋,以至于三位宰相都不由地僵在了原地,呆呆地看向他。-k/u`n.l,u^n.o*i*l,s\.¨c·o+m·

 “你们也不必担心,只要朕在一天,就没人能伤害得了朕的太子!”

 “所以啊,为了能让他日后继承朕的志向,为了能让他日后坐稳朕留给他的这把椅子,守好这片江山!”

 “朕只能揠苗助长……”

 说到此,他突然又笑了出来:

 “其实也算不得是揠苗助长……”

 “反正就一句话,他只管野蛮生长,其他的交给朕……”

 闻言,三位宰相都不由地心头一颤,似乎被什么击中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那六只眼睛,竟都有些湿润了:

 唉!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陛下如此良苦用心,着实让人钦佩……

 与此同时。

 殿前都指挥使的营帐内。

 在赵普与赵匡义的询问,赵大将议事大厅内的事情说了出来。

 赵匡义登时就怒了:“这不是胡闹吗?”

 “让一个六岁稚子当行军都统……”

 “临时的!”赵大补充道。

 “临时的也不行啊!”赵匡义越想越气,“不是他,兄长你的计策怎会失败?”

 “他不向你道歉也就罢了,甚至还害得你白白挨了二十军棍!”

 “现在他还成了行军都统,这简直太儿戏了!”

 “如此下去,将士们的心迟早都被寒透了……”

 赵大皱了皱眉:“你错了,他们不仅没有寒心,而且都越来越佩服太子!”

 “还说实在的,太子的那些部署,的确很精妙,连我都不得不佩服……”

 说到此,赵大叹了口气,将胸中的郁结都发了出来。

 说实在的,他又怎能不郁闷!

 原本他是此次突袭幽州的总指挥,可最后却被一个六岁侄子取代了。

 而且还挨了二十军棍,腚到现在都还痛着呢!

 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计策失败了,可如果太子的计策成功了。

 那说明什么?

 说明自己一个久经沙场的堂堂殿前都指挥使,还不如一个六岁小娃娃!

 自己这张脸还往哪儿放?

 于是继续说道:“太子没说错,其实我的计策失败,并不是因为太子,严格说来,他也并没有破坏我的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