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三人齐心
长江裹挟着初春的寒意,在三江口折出一道急弯。
此处是长江入洞庭湖的咽喉,江面窄处仅三里。
武平水师的七百艘战船便横亘在此!
船身涂着黝黑的桐油,甲板上堆着半人高的巨石,弓弩手伏在船舷后,箭尖在晨光里泛着冷光。
周军水师的三百艘战船泊在上游十里处,解晖立在旗舰“破浪号”的船楼,手搭凉棚望着前方。
他年近中年,满脸风霜,早年在后周水师待了多年,打过淮南的水战,却也少见这般阵仗!
他知道,武平战船虽多是楚地旧船,却胜在“密”,船与船之间用铁索连了大半,只留中间一条窄道,明摆着是要凭险死守。
“谢了!”
接过身旁武怀节递来的一碗热茶,谢晖的似乎有些叹息!
“这一战难打啊!”
“敌船连索,又堵着窄口,咱们若强攻,船头撞上去就是送命!”
“而且他们甲板上的巨石,砸下来能把咱们的船板砸穿……”
事实也确实如此!
因为此刻的武平水军将领正是平了张文表之乱的武平第一功臣杨师璠!
当他看到对面的那少得可怜的周军战船时,先是站在船头大笑了几声,随后对手下说“大周也不过如此耳……”
而周军这边,解晖没有喝茶,他的目光扫过下方船舱:
主将李景威竟正领着十几个荆南旧部,蹲在船边用竹竿测水深!
裤脚卷到膝盖,小腿泡在凉水里。
昨日出发时,这新任的水师主将李景威就说“三江口水情怪,涨潮时水流快,落潮时易搁浅”。
不曾想,此刻倒真用上了!
说实在的,那晚在太子营帐中讨论战术时,他最后虽然对太子任命李景威为主将没有再提出异议。
但心中也还没有完全心服口服!
这也能理解,毕竟李景威只是个刚投降的降将,但现在,他心中已然对李景威有些佩服了。
毕竟自出发到现在,这李景威完全没有摆出一点主将的姿态,甚至姿态极低,完全就像个裨将!
不多时,李景威踩着湿滑的船板上来,身上沾了不少泥浆,却顾不上擦,双手捧着一张画满墨痕的草纸,递到解晖面前:
“解将军,武将军,这是刚测的水情图!”
“三江口今日未时落潮,落潮后江中心会露出三道浅滩,敌船吃水深,若困在浅滩上,就是活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