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小王爷绿树之盾

第83章:各有各的规则(第3页)

甚至在对上吴文耀投来,带着审视与复杂意味的目光时。

萧恒还很是从容地对其微微点了点头,唇角牵起一抹堪称友好的浅淡笑意,姿态做得十足。

吴文耀像是被那笑容刺到一般,迅速收回目光,垂下眼睑。

再抬头时,面上已恢复了惯常的恭谨神色,只是嘴角仍有些许僵直。

朝着梁帝深深一揖,开口时,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

“太子殿下所虑周详,老臣……认为此法极好。”

“臣等附议!”

眼见为首的吴文耀都已点头应承下来,剩余几位原本追随吴文耀,态度强硬的官员,彼此交换了几个眼神,自然也识趣地不再头铁硬扛,纷纷躬身,异口同声地表示赞同。

这庙堂之上,天下攘攘,从来便没有恒久不变的敌人,唯有永恒流转的利益。

因此,在这金銮殿中行事,自有一套心照不宣的规则。

方才太子那一番言论,表面看来是主张稳扎稳打,谨慎行事,实则又何尝不是在给他吴文耀,以及他背后所代表的势力,一个体面下台的阶梯?

天家没有选择凭借绝对权威,强行将新政瞬间推行全国,而是愿意择地试点,观察效果。

这便等于留足了时间与余地,让有人能够从容布置,缓冲应对,不至于立时三刻便让麾下产业遭受一些不必要的冲进,损及利益。

天家既已先行退让一步,展露了怀柔之意,若他吴文耀还不知好歹,执意要死扛到底,那便真是不识抬举,给脸不要脸了。

吴文耀官海沉浮数十载,岂能不懂这其中关窍?

也正是洞悉了这层深意,才就着太子递过来的这个台阶,顺势而下。

至于方才那番面红耳赤、几乎要撸袖抡拳的激烈争吵?

呵,大家都是为国事筹谋,心系江山社稷,讨论得激烈些,意见有所分歧。

不正是臣子忠君爱国,勇于任事的体现么?

再正常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