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养殖小有成就(第2页)
而在农田不远处,靠近溪流下游的一片平整草地上,则是另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
曾经简陋的临时圈舍,如今已被更加牢固、规整的栅栏和棚屋所取代。
木材与藤条构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又便于管理的空间。
这里,就是银狼部落初具规模的养殖场。
几只羽毛渐丰的咕咕兽在围栏里悠闲地踱步,不时低头啄食着撒在地上的草籽和碾碎的谷物。
它们的体型比刚被捉回来时大了一圈,眼神中野性渐褪,多了几分驯良。
最令人欣喜的是,负责照料它们的雌性兽人阿草,每天清晨都能从特意铺设了干草的窝里捡到几枚温热的蛋。
这稳定的蛋源,已经成为部落的五个幼崽们补充营养的重要来源,也让最初质疑“养动物费事”的声音彻底消失。
旁边的圈舍里,几只双耳兽在阴凉的棚下挤作一团,它们的毛皮越发厚实光滑。
年轻兽人岩叶,如今是专职照看双耳兽的。
他正小心翼翼地检查着一只母兔的状态,根据苏夏教的方法,判断它是否即将产崽。
这是第一批要在部落出生的双耳兽幼崽,所有人都格外的上心。
更远处,用更粗壮木桩围起的栏圈内,是一大一小两只哞哞兽的幼崽。
它们是狩猎队历经几次失败后,好不容易才趁母兽不备活捉回来的。
刚来时倔强不安,如今在饲养员耐心地用鲜嫩牧草和温和的态度安抚下,已渐渐适应,偶尔会发出低沉的“哞哞”声。
虽然离成年产奶或役用还早,但它们稳健的生长态势让人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最近,狩猎队还在尝试接触性情相对温顺的咩咩兽群,希望能为部落再添新丁。
养殖场的成功,悄然改变着部落的生态。
几名原本因伤或因年龄不再适合狩猎的兽人,以及一些心思细腻、对战斗兴趣不大的年轻兽人和雌性,在这里找到了新的价值。
他们跟着苏夏学习,如何根据动物习性准备饲料,如何保持圈舍清洁以防疾病,如何观察动物的状态。
阿草捡蛋时脸上洋溢的笑容,岩叶提到他的兔子时骄傲的神情,都说明他们已然将这些动物视作了部落财产和自己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