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咱们卖自行车赚了多少钱?(第2页)
果然,陆回看到宋良这种平静的态度,脸上露出笑容。
“谢谢你这份方案,我不确定到时候是否会按照这上面的措施来办,但你的决心我看到了。
这件事我还要回去跟周市长讨论一下,但你放心,届时就是是要你受委屈,后续我也一定会在其他方面找补回来。”
宋良吓得连连摆手:
“陆哥,咱做这种事不求回报,你不用替我考虑,未来怎么样我不在意,能替厂里增效产能就行。′d,a~w+e/n¢x?u/e¨b/o`o!k-._c·o′m*”
陆回不觉得宋良说的是假话。
连用自己开刀的方法都想出来了,这时候必定不会虚与委蛇。
“这次来拜访算是来对了,受益匪浅,宋良,谢谢!”
“不客气!”
。。。
待陆回离开后,宋良重新坐在椅子上,长叹一口气身心舒缓。
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何会对棉纺厂的现状这么不满意,明明已经知道这家国营厂的结局了,但宋良还是希望厂子能坚持下去。
或许连宋良自己都没意识到,他的好友、家人、邻居都在无意识裹挟着他,所有人都在棉纺厂的‘庇护’下生活。
就连家里的两个小孩,也都在棉纺厂办的学校读书。
这种‘大家庭’的氛围,潜移默化开始‘侵占’宋良的人性。
一想到下岗潮那波大势,宋良心中就莫名烦躁。
曾经的宋玉就评价过宋良,说他这个人不适合做生意创业,人情味太重,容易被感情裹挟。
刘美君此时从隔壁回来,看着正坐在椅子上出声的彦祖,上前好奇询问道:
“刚才那位新来的副厂长来找你做什么?”
宋良没有过多解释:“之前打过交道,了解一下咱们棉纺厂的状况。”
刘美君点头,没有放在心上,开口好奇询问道:
“咱们自行车都卖出去了,赚了多少钱?”
宋良大致思索了片刻:“每辆赚三十块,二十辆就是六百块,留下三张自行车票转手,应该有150到240块左右。”
这种盈利宋良没有隐瞒,这是正规渠道,不怕刘美君说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