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不实文章(第2页)
宋玉不以为然:“他在这个职位,能接触到这类文章很正常,没什么奇怪的。
或许是一时不察,通过多方途径传到他手里的吧。”
说完谨慎道:
“这手稿留在我这吧,放在你那,要是被别有用心的人知道,现在不比后世,一举报一个准。”
宋良点头:“你大致跟我说说里面的内容吧,到时候我私下跟他解释。”
宋玉简单阐述了一下这篇手稿的内容。
就连宋良这经济见闻半桶水的人,都听出来这篇文章离谱。
“这写得这么夸张,真有老百姓信这个?”
“有,多的是,现在很多人都觉着国外的月亮比咱们的圆,只要是国外的报道,那就是权威。”
“好家伙,这里面写的东西,咱们那边就算是个街边撸串的大爷,听到都会骂你神经病。。。”
宋玉笑笑没有说话。
与此同时,财政局局长办公室内,林良华阴沉着脸听着下属的汇报。
“早上的时候,监察委员会就把胡教授给抓走了,理由是传播不实消息,制造舆论危机,损害国家利益。
委员会的人在他家、还有他办公室内查出大量不实的、虚假的外国报道。”
林良华闭上眼深呼吸,点头摆手示意下属出去。
直至办公室只有他一个人的时候,心中一阵郁结,思绪阴郁。
这位所谓的胡教授,是此前文g时候遭难的一位经济学教授,后来这场运动结束,这位胡教授返回老家苏州。
在一次机缘巧合的情况下,林良华认识到了这位年迈的胡教授。
几次接触后,林良华觉着这位胡教授在经济学方面不仅语言清晰,脉络通顺,而且知识储备极其丰厚。
每一次与之谈论都能够引经据典,评古论今。
刚开始林良华对这位胡教授深信不疑,多次寻求对方意见。
运动是76年结束的,胡教授77年回到苏州市,78年林良华认识的对方。
从1978年到现在,三年时间,林良华从一开始的虚心请教,逐渐到偶有辩论,直至现在的观点相悖。
胡教授用‘痛心疾首’评论现阶段的改革开放,对现今的情况痛心疾首,将经济延伸的问题全部归结于是大方向出了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