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天灾人祸
繁星点点,月光下的甘凉大道上,有几人乘马并骑,云长空轻声道:“我们行踪是如何泄露的呢?”
赵敏笑了笑,道:“我也有些疑惑,这老儿却不告诉我。你戴着人皮面具,我与小昭也女扮男装,婆婆更不用说。”
长空缓缓道:“这江湖越走,我越觉得能人辈出。”
金花婆婆道:“司徒酒鬼大有遍知天下事的能耐,再则你戴着人皮面具,可那一双深邃的眸子却无法掩盖。以司徒千钟过人眼力,看出端倪也大有可能。”
云长空道:“是啊,这就说明,有些伪装是没有用的,所以,我有一种隐隐感觉。”
“什么?”小昭莞尔道。
长空道:“灵蛇岛再要住下去,定然凶险异常,或许早就有人将你母亲的真实身份,传回波斯,捉拿你的人,就在要来的路上!”
赵敏斜睨了他一眼:“原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云长空深吸一口气,说道:“有时候有些话我不方便说,就比如我能猜到张三丰会被针对,可我能去说,你小心点,有人会冒充少林僧暗算你的话吗?”
赵敏咯咯一笑道:“你要这样说,少林武当都不会与你甘休,一个说你污蔑本寺清名,一个说你敢小看武林泰斗张真人,还真拿你云长空当天下第一了!若是我哥哥也不动手,你立刻就成了一个抬高自己,贬低张真人的角色。”
云长空颔首道:“是啊,他们是外人,很多话我不好说。但咱们都是自己人,有话我也不藏着,我们中原这边大举起义,或许波斯总教还想着挟制明教,若真的来了中原,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赵敏笑而不语,金花婆婆缓缓点了点头:“你所言也不无道理,波斯总教是奉蒙古人之令的。”
云长空双眼一亮,望向她:“你知道,自我出道以来,能得不死,着实侥幸,对这武林风波着实厌倦,此番之所以出山,还是家室之想,好与心爱之人心安理得,逍遥度日。
你若真有了主意,那么就请在天津码头等我,我们一起出海,未必只有灵蛇岛才可以栖身。”
他一句句都打入三女心坎之中,只因不提什么辈分问题,单只云长空这份逍遥情怀,就让她们生出一种知己之情。
金花婆婆叹道:“到了长安再说吧!”
小昭缓缓道:“母亲去哪里我就去哪里,你别想扔下我。”
她何尝不知道母亲的意思,她回岛是想了断与云长空的孽缘,如何了断?
她自然是绝不允许。
这天正午时分,几人正在赶路,就见一大队人,有人骑马,有人走路,乱糟糟的迎面而来。
骑马的都是元兵,有五六十人,一百多名妇女,被绳索串拉着,她们衣衫零乱,鬓发如草,骑在马上的人口出亵语,女子尖叫哭泣,元兵哄然笑着,以作乐趣。
“噌”的一声龙吟,秋神剑缓缓出鞘,云长空嘴角挂着一丝冷冷的笑容。
赵敏拍马上前,大叫:“你们是哪一部的,没官长管束么?快将众妇女放了!”
她说的是蒙古话,云长空他们不懂,元兵队中一名军官骑马越众而出,臂弯中搂着一个少女,斜着醉眼一打量,眼见赵敏面如白玉,相貌俊美,冷冷一哼道:“兔相公,过来让大爷亲亲。”
他说话之际,催马向前,一张蒲扇般的手掌已向赵敏肩头抓来。
赵敏勃然大怒,觉得这伙人让她丢尽了面子,忽然一道白光从身后飞来,嗤的一声,已经插在了军官胸前。
风声飒然,那女子轻轻落地,砰的一声,那军官一声尖叫飞了出去,身体碰在身后一兵士身上,一起掉在地上,口喷鲜血,一命呜呼。
出手之人自然是云长空,他平飞而出,拔出长剑,就见寒光闪烁,好似鬼魅,身子在马上飘来忽去,惨叫之声,不绝于耳。
蒙古官兵有的见势不妙,想要逃跑,云长空挥剑挑矛,或者将他们箭筒里的箭一拂袖都激射出去,霎时间,五六十名官兵尸横遍野。
云长空已经回到了自己坐骑上,铛的一声,长剑再次归鞘。
以金花婆婆、赵敏、小昭她们的武功,要杀这些人自然也不是问题,然而云长空自始至终没有落过地,就将所有人看的目眩神迷了。
小昭下马割开这群女子绳索,说道:“你们从他们身上搜出银子,这就走吧。”
看到妇女们千恩万谢的走了,云长空等人再次走路,几人驰出一程。
赵敏冷冷道:“就是因为这些祸害,才让天下烽烟四起,真是死有余辜!”
金花婆婆道:“蒙古人侵入中国,将近百年,素来把汉人当作牲口也还不如,但这般在光天化日之下大肆淫虐欺辱,却也极为少见。”
云长空不吭声,脸上阴云密布。
赵敏见他神气,心中忐忑,说道:“我们蒙古人也不全是这样。”
云长空道:“我知会得,这是王朝末世之像,天灾人祸,向来如此。只是改朝换代之后,老百姓能否免掉这种灾劫,过上好日子,那也难说得很!”
他口气寡淡之至,话语间却有一股凄凉。
赵敏不由长叹了一口气,说道:“云哥,你什么事情都就着我,这么宠我,如何得了?”
云长空微笑道:“你为了我所做出的努力,所舍弃的,我又岂能及万一,就是怎样宠你也不为过。况且这本来就不是你的过错。”
金花婆婆道:“大树有枯枝,就像明教宗旨乃是为善除恶,怜我世人,忧患实多,与佛道两家济世救民的宗旨并无二致。然而教内很多人却都是仗着武功高强,任性胡为,才会为武林所不齿,得了一个魔名!
然而明教圣火令严禁为官作君,自教主以下不得投考科举,不得应朝廷征聘任用,不得为将帅丞相,不得作任何大小官吏,更不得自立为君主,据地称帝。可以后呢?人心思变,百姓就能过上好日子,那还真是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