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什么?你就是孙应元?(第2页)

 他这才一路流落到了京城,靠着一手驯马本领混入草场赚点米粮,却没想到今日竟有这等天大的际遇!

 “陛下……草民……末将孤身一人,并无家小。”孙应元声音哽咽地回道。

 实际上,大汉将军并不是什么将军,这边地小民初来京师,什么都不懂,倒是闹了个小小笑话。

 不过朱由检也不去更正他,只是大笑着拍拍他的肩膀。+墈¢书!君` _追!最+薪~彰_结`

 “无妨无妨!你若能在战场上勇猛无敌,立下战功,又何愁家业美女?”

 孙应元的声音已经带上了哭腔,话语朴实,却透着一股发自肺腑的真诚与决绝。

 “陛下天恩!末将孙应元,愿为陛下效死!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起来吧。”朱由检温和地说道,“朕等着看你建功立业的那一天。”

 孙应元起身退到一旁。

 朱由检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复。

 一个孙应元已经让他如此惊喜,那周遇吉、黄得功呢?

 他们会不会也埋没在某个角落,等着自己去发现?

 还有后世成名的那些悍将、什么赵率教、曹变蛟又在哪里?

 辽东?陕西?山西?直隶?

 他心中充满了期待,接下来发赏也更有劲头了。

 “四卫营,李铁牛!上赏,白银四两!”

 “勇卫营,张大山!上赏,白银四两!”

 二十八名获得上赏的勇士,一个个激动地走上高台。

 他们中的许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更不敢想能由皇帝亲手颁赏。

 每个人从朱由检手中接过那沉甸甸的赏银时,都激动得浑身颤抖,热泪盈眶,叩头谢恩之声不绝于耳。

 旁边的小内使们,则奋笔疾书,将这些勇士的名字、所属营伍,一一记录在册。

 上赏发完,接着便是人数最多的中赏。

 “四卫营,赵石头,中赏二两!”

 “勇卫营,王麻子,中赏二两!”

 ……

 起初,朱由检还兴致勃勃,对每一个上台领赏的兵卒都温言勉励几句。

 但随着人数的增多,他的动作渐渐变得机械,脸上的笑容也开始僵硬。

 胳膊,因为重复的抬起、递送,开始阵阵酸痛。

 声音,也因为不停的说话,变得有些沙哑。

 他看着台下那黑压压的人群,热血渐渐冷却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