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王承恩想吃肉(求月票)(第2页)

 而“承恩”二字,更是和跟后世的“建国”、“建军”一样,是独属这个时代的“热名”。

 不说远的,京营里就有个副将叫王承恩,五月宁锦之战时,还带了五千兵马去协防山海关。

 说起那次出征,简直就是个笑话。

 大军刚出广渠门,兵马就跑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又在路上四散抢劫,闹得鸡飞狗跳。

 磨蹭了半个多月才晃悠到山海关,结果那边,宁锦之战都打赢了。

 然后这支“大军”又在关外紧张兮兮地蹲了半天,这才接到命令撤回。¨x~x,s/w!k_.¨c¨o·m!

 这也是朱由检今日早上宁愿扛着管理半径惩罚,也不愿从京营中选调将官的原因之一。

 ——这京营,从根子上,就已经烂透了。

 除了京营,锦衣卫里也有个王承恩,宫里头,他这几日也见过好几个叫王承恩的太监,只是年纪都太大了,对不上号。

 但这个内书堂的王承恩,倒是有几分可能。

 毕竟,那个在十七年后的吊友,如果是这个时候才从内书堂出道,似乎也说得过去。

 朱由检来了些兴趣。

 他放下总表,对高时明道:“把王承恩的卷子,给朕取来看看。”

 高时明应了一声,很快便从那二百多份试卷中,将王承恩的那一份翻了出来,恭敬地呈上。

 朱由检接过试卷,打算看在这个名字的面子上,额外多花上一点时间。

 试卷入手,一股淡淡的墨香传来,字迹却是歪歪扭扭,看得出作者习字不久。

 第一题:如在宫中遇上官索贿,该当如何?

 答曰:呼方公爷爷帮忙。

 朱由检看得一头雾水。

 方公爷爷?这是什么东西?跟戏文里的关公、岳公一样,是宫里太监们信奉的什么神仙吗?

 他压下疑惑,再看第二题。

 第二题是术算:一斗米价十文钱,买三斗半,需付几文?

 答曰:三个半十文钱。

 朱由检看到这答案,先是一愣,随即忍不住乐了。

 好一个乘法交换律!

 这小家伙,说不得还是个数学苗子。

 他简单翻了翻其他的题目,大多答得中规中矩,便没再细看,直接翻到了最后的作文题。

 题目是《入宫感怀》。

 开篇两句,倒还文绉绉的,有几分读书人的样子。

 “圣天子在上,恩泽广布。奴婢小火者王承恩,叩首。奴婢家贫,幸赖皇恩,得入宫中,此乃天恩浩荡也。”

 可从第三句开始,就彻底露了马脚,文理不通,絮絮叨叨,毫无逻辑可言。

 “俺其实也记不太得了,就记得家里总是吃不饱饭。”

 “哥哥要娶媳妇,家里攒不下彩礼钱。俺爹蹲在门槛上,抹了一晚上的眼泪。然后,俺就入宫了。”

 “好像还排了很久的队,才轮到俺。入宫的时候很疼,疼了好几天都下不来床。不过爹爹给俺买了个糖人,那味道,可甜了。”

 “说起那个糖人,是个老虎的样子,眼睛大大的,脸上有几根胡须,还有一根长长的尾巴。”

 “俺先把尾巴给扯下来吃了,可惜后来天太热,化得太快,只好赶紧都吃掉了,都没尝出什么味儿。”

 “对了,俺还想吃肉。月初的时候,方公爷爷说,太常寺那边祭拜了什么神仙祖宗,剩下的贡品分到了咱们书院一点,那个肉的味道,可真香啊。”